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中焦“动能”不足看甘温除热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阴火一词为李东垣首创,自此以后历代医家对之争论不休。"阴火"的产生是由脾胃"动能"不足引起的,脾胃居于中焦,斡旋枢转,动则为阳,静则为阴。由于脾胃能量不足而当动不动,致三焦不畅,气机升降失调,由此产生火热之象。因此治疗阴火应补脾胃之虚以增加脾胃的能量,并加以宣通气机之药,令升降有序,使脾胃"动"起来,则阴火自然消除。
作者
林荣杰
姜良铎
机构地区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呼吸科
出处
《吉林中医药》
2010年第6期469-471,共3页
Jili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阴火
甘温除热
“动能”不足
升降
中焦
枢转
补中益气汤
小建中汤
分类号
R242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9
参考文献
9
1
欧阳錡.进一步探讨'甘温除热'的理论.广东医学,1964,(1).
2
余伟,陈涤平.
从《脾胃论》原文的不同解读多个角度看阴火病机[J]
.吉林中医药,2008,28(4):237-239.
被引量:13
3
杨丽华,杨戈,马春.
浅谈气虚发热[J]
.吉林中医药,2006,26(8):6-6.
被引量:10
4
何廷顺.
甘温除大热临证点滴[J]
.吉林中医药,2006,26(9):60-60.
被引量:3
5
王志栋.
李东垣“阴火”理论之体会[J]
.河北中医,2009,31(1):131-132.
被引量:4
6
张奇,丁建国.
李东垣“阴火论”探微[J]
.内蒙古中医药,2002,21(5):30-31.
被引量:3
7
彭含芳.试从邪正斗争探讨气虚发热与甘温除热的机理.江西中医药,1981,(3):6-8.
8
林家坤.
补中益气汤用升麻、柴胡刍议[J]
.江西中医药,1995,26(1):50-50.
被引量:3
9
黄涛.
以中医升降理论理解补中益气汤加枳壳的临床运用[J]
.河北中医,2009,31(3):369-369.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朱文浩,庄泽澄.
李杲“阴火”浅说[J]
.甘肃中医,2005,18(1):9-10.
被引量:9
2
杨同锡.
阴火及甘温除大热与免疫关系初探[J]
.陕西中医函授,1994(6):8-9.
被引量:2
3
王维新,夏宝泉.
李东垣“阴火”学说刍议[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4,18(1):1-2.
被引量:10
4
高兴.
“阴火”理论新解——论心配土说的合理性[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8(5):16-17.
被引量:7
5
金智生.
再探“气虚发热”[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6,13(3):1-2.
被引量:3
6
张继伟,李绪霞.
《脾胃论》“阴火”小议[J]
.光明中医,2007,22(3):12-14.
被引量:15
7
郑锐锋,李春生.
火郁与阴火学说浅探[J]
.中医杂志,2007,48(1):89-89.
被引量:6
8
刘达,段建中.
试论“阴火”之虚实[J]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1997,7(3):43-44.
被引量:4
9
王长荣.
“气虚生热”探源[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0,22(1):7-8.
被引量:3
10
高桂新.
“气虚发热”之我见[J]
.江西中医药,2000,31(5):54-54.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32
1
贾德贤,鲁兆麟.
论《内外伤辨惑论》之脾胃思想[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0(10):661-663.
被引量:3
2
梁莲凤,严惠芳(指导).
浅析升麻“升阳”之性[J]
.山西中医,2007,23(6):55-56.
被引量:3
3
周建辉,王爱梅,欧阳静萍.
清香散对大鼠炎症递质含量的影响[J]
.吉林中医药,2009,29(8):725-726.
被引量:1
4
李相玉,宋乃光.
宋乃光教授治久热验案[J]
.吉林中医药,2009,29(4):318-318.
5
曾根.
“阴火”即浊气郁化之火[J]
.吉林中医药,2010,30(1):3-4.
被引量:16
6
王旭丽.
以李东垣原著为依据谈谈对“阴火”的认识[J]
.国医论坛,2010,25(3):8-10.
被引量:1
7
陈洁.
李东垣阴火理论研究概况[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22):1-3.
被引量:9
8
杨佼,吕文良,谢伟.
不明原因发热验案一则[J]
.吉林中医药,2010,30(11):987-987.
被引量:3
9
张秋华.
煎厥的病因病机探析[J]
.吉林中医药,2010,30(12):1020-1021.
被引量:2
10
马艳东,曹清慧,刘梅举,路志敏,刘银鸿,王玉栋,李萍.
李英杰万病崇脾治论[J]
.河北中医,2011,33(2):165-16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3
1
孙小燕.
吴茱萸外用治病机理探析[J]
.内蒙古中医药,2009(2):28-29.
被引量:12
2
李志雄.
甘温除热的机理与临床[J]
.江苏中医,1996,17(12):39-40.
被引量:4
3
傅骞.
从阴火的病机解析补中益气汤甘温除热之理[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6):595-596.
被引量:14
4
唐步祺.郑钦安医书阐释[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2006:10-12.
5
金元·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金元四大家医学全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4-5,542,563,564,574,580,586,587.
6
王冰.黄帝内经素问嗍.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3,385.
7
陆丽明,曾婧纯,李盈.
虚证发热的机理和甘温除热的临床应用[J]
.光明中医,2008,23(3):297-298.
被引量:3
8
卢建平,程宜福.
口疮方治疗顽固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观察[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4):433-434.
被引量:5
9
皮鹰,章念伟,李振兴,李萍.
章念伟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思路与经验[J]
.陕西中医,2009,30(9):1192-1193.
被引量:1
10
曾根.
“阴火”即浊气郁化之火[J]
.吉林中医药,2010,30(1):3-4.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6
1
张铖.
从小建中汤探究甘温除热法[J]
.中医药导报,2012,18(5):108-109.
被引量:2
2
赵崇智,周仙仕.
甘温除大热机制及阴火本质探讨[J]
.吉林中医药,2013,33(1):5-7.
被引量:11
3
邱洪蕾,岳妍.
口疮治验举隅[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4):642-643.
4
钟阳红,皮鹰,伍庆华.
从“脾统四脏”谈“治未病”[J]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27(1):20-22.
被引量:8
5
缴秀珍.
周绍华甘温除热法治疗多系统萎缩顽固性高热验案1例[J]
.环球中医药,2015,8(8):966-967.
被引量:6
6
苏月娴,洪秀梅.
五脏阴火浅谈[J]
.四川中医,2015,33(10):1-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9
1
张新宁,陈路,王粟实,韦一佛,冉维正,田文杨,王垚,王雨晴,张昕洋,陈志刚.
陈志刚治疗多系统萎缩临床经验[J]
.辽宁中医杂志,2019,46(12):2516-2518.
被引量:7
2
邱洪蕾,岳妍.
口疮治验举隅[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4):642-643.
3
谭超贤,杨佳生,向前锟,李伟赣.
西关正骨协定处方治疗老年骨科术后非感染发热临床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3):99-100.
被引量:5
4
李晶,史会娟.
“甘温除热”法治疗肿瘤热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12):1710-1711.
被引量:5
5
庄爱文,李荣群,庄家骊.
李东垣甘温除热本质探究[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5):520-521.
被引量:5
6
叶烨,周仙仕.
从内伤发热论治脓毒症[J]
.新中医,2016,48(8):3-5.
被引量:5
7
杨攀,陈卫银.
多系统萎缩的中西医治疗现状[J]
.光明中医,2016,31(21):3226-3228.
被引量:3
8
王粟实,陈路,江墨,韦一佛,陈志刚.
多系统萎缩证候分析及中医药治疗进展[J]
.北京中医药,2016,35(12):1180-1184.
被引量:14
9
李书楠,林平.
脾为后天之本与中医治未病[J]
.光明中医,2017,32(3):340-342.
被引量:30
10
周志军.
甘温除大热治验1例[J]
.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2):123-123.
1
陶昌华.
动起来,防治肩周炎[J]
.家庭健康(医学科普),2014,0(11):56-56.
2
陈德生,依阑(摘).
动起来[J]
.健康文摘,2006(7):39-39.
3
赵之心.
战胜寒冷 动起来[J]
.养生大世界,2017,0(1):40-42.
4
万红娇,朱金华,贺又舜.
甘露消毒丹的现代临床应用[J]
.江西中医药,2006,37(11):59-61.
被引量:8
5
杨春艳.
中药炮制对疗效的影响[J]
.内蒙古中医药,2008,27(6):32-32.
6
陈宁勇.
论《伤寒论》相反相成组方特点[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19(5):267-269.
被引量:2
7
洛英霞.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偏头痛75例[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4):97-98.
被引量:1
8
彭草云.
赵绍琴教授运用宣通气机法的思路与经验[J]
.国医论坛,2004,19(3):10-10.
被引量:6
9
王芬.
动起来[J]
.糖尿病之友,2008(1):69-69.
10
陶红.
麻杏石甘汤辅助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1例临床观察[J]
.河北中医,2012,34(2):219-220.
被引量:8
吉林中医药
2010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