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创新模式比较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进入快速增长时期,但它们同时也有很大的后发劣势,特别是在获取新技术和接近国际市场这两个方面遭遇严重的发展瓶颈。在当时的条件下,由于与国际科技发展的长期隔离,它们没有辨认、吸收与掌握先进技术的能力,甚至无力吸收当时已成熟的技术。
出处 《理论参考》 2010年第5期57-59,共3页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6

  • 1C. W. Anderson, A. K. blfldfija, 1999, " Deregulation, disintennediation, and agency costs ddebt: evi- dence from Japan",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51.
  • 2Dimitrios Buhalis, Maria Cristina Lieata, 2002, "The future eTourism intermediaries", Tourism Management, 23.
  • 3基斯·帕维特.创新过程,引白詹·法格博格,戴维·莫利,理查德·纳尔逊主编.牛津创新手册[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 4M . S]ikker , V. D. Nouwel, 2000, "Comnmnication Situation with AsynRnetric Player", Mathematical Method of Operations Research, 52.
  • 5郑吉春等.世界各国技术创新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 6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2009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统计报告.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会员网,2010年.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