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化事业,重在建设。文化建设的核心使命是化育国家与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文化建设不同于经济建设,财大气粗也可能把文化搞得一塌糊涂;经济发展水平一般,也未必不能实现本地区文化的繁荣、昌盛。文化建设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更不是什么拿文化为经济唱戏。经济上拿钱出来,你却未必唱得好戏。办大学也是如此。所以,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说,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文化、教育一样,如果抛弃了社会效益,实现了对形而上文化精神与艺术审美理想的无限挤压,收视率飚升的同时,伴随而来的反而可能是文化倒退、道德滑坡。这就说明,文化建设和教育事业都不是以实现了多少经济收入、赚了多少老百姓的钱为目的的(值得一提的是,江苏在公共文化设施全面免费开放方面为全国创造了经验),文化、教育的核心是化育魂灵、培育创新。钱学森先生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观点句句是理,切中时弊。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关键,就是要在全球化的今天重建中国文化的主体性,鼓舞和重建我们对民族文化的自信。而当下的中国少了什么?少了灵魂,更少了足以承载中华文化精神和民族文化灵魂的大师。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所以,在当前,我们重温朱光潜先生和王朝闻先生两位大师的书信,除了字里行间透射出来的深重的责任感,还有我们自己的深深地感动。我们也同样肩负着历史的使命。朱光潜先生和王朝闻先生离开我们好多年了。这次,本刊有幸发表两位先生一直未曾发表、也未被收入他们各自文集的两封书信,以表示我们对两位前辈的崇敬和怀念。这些书信是就全国中等师范学校美术教学大纲和美术教材编写而言的,虽然写于上世纪80年代,但今天读来,依然倍感亲切,并极富现实意义。关于这两封未刊书信的由来,详见同时发表的由该书信珍藏者奚传绩教授所写的《关于朱光潜先生和王朝闻先生未刊书信的说明》和《王朝闻先生关于美术教育的访谈纪要》。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包括新发现的这两封珍贵史料,应该会成为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催化动力,帮助我们厘清、认识、处理好文化建设、教育事业和创新发展之间的关系。愿中华文化能够以此为依托,激发青春活力、与时俱进、凝聚民心、兴盛腾飞,真正早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
出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43,共13页
Hundred Schools In A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