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合理构建订单培养模式 打造“零距离”上岗人才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高职院校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在校学习的职业针对性、技术应用性以及就业岗前培训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要顺应市场要求,与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采用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教学模式,组建一支符合高职教育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从而保证"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展开,有效实现毕业生与应职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作者
苏德利
李霞
机构地区
大连水产学院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9-10,共2页
Journal of Liaon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关键词
“订单式”
校企合作
“零距离”
就业率
分类号
G710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2
1
苏德利.
谈高职院校如何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J]
.辽宁高职学报,2006,8(6):8-10.
被引量:5
2
周建松,郭福春.
开展订单式培养 实现学生毕业与上岗“零过渡”[J]
.中国高等教育,2005(19):37-38.
被引量:22
二级参考文献
2
1
刘小芹.
订单式培养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条[J]
.中国高等教育,2004(17):38-39.
被引量:59
2
周建松,郭福春.
开展订单式培养 实现学生毕业与上岗“零过渡”[J]
.中国高等教育,2005(19):37-38.
被引量:22
共引文献
25
1
吴萍.
探讨高职商务外语类专业教师应具备的素能[J]
.成功,2010(10):17-18.
2
谢峰,邵兴忠.
高职教育“2+1”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
.教育与职业,2006(27):21-22.
被引量:12
3
苏德利.
谈高职院校如何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J]
.辽宁高职学报,2006,8(6):8-10.
被引量:5
4
严美姬.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J]
.机械职业教育,2007(2):38-39.
被引量:10
5
杜玉华.
从人力资源供求矛盾看“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多赢效应[J]
.职业教育研究,2007(6):53-54.
被引量:5
6
汪洪斌.
高职教育“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利弊分析[J]
.辽宁高职学报,2007,9(12):17-18.
被引量:17
7
周建松,郭福春.
基于职业能力本位的高素质技能型金融人才培养[J]
.中国高教研究,2008(3):64-66.
被引量:11
8
张晓东,刘文苹.
推进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研究——04级汽检和汽营专业“2+1”实习调查分析[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17(1):35-37.
被引量:7
9
龚兴雷,王东芳.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主体间常见的法律纠纷[J]
.职业教育研究,2008(5):137-138.
被引量:4
10
刘沂蒙.
基于能力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实践--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为例[J]
.中国高教研究,2008(7):67-68.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7
1
舒卫英.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6):38-40.
被引量:37
2
何万一,刘盛烺.
积极探索“订单”培养 全力满足铁路高技能人才需求[J]
.职教论坛,2009,25(6):18-21.
被引量:3
3
邹国华,江霞,吴光明.
以就业为导向的“订单式”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6):227-227.
被引量:2
4
李佳圣.
“订单式”、“菜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4):36-39.
被引量:4
5
张铁竹,张红涛.
铁道机车车辆专业“订单式”培养研究与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8(35):34-37.
被引量:4
6
肖容美,耿爱农,李辛沫.
应用型大学机械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15(12):21-22.
被引量:8
7
王素君,吕文浩,刘阳.
校企协同育人的机制和模式研究[J]
.现代教育管理,2015(2):57-60.
被引量:112
引证文献
2
1
张铁竹,张红涛.
铁道机车车辆专业“订单式”培养研究与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8(35):34-37.
被引量:4
2
郑淑玲,徐宝林.
校企协同背景下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J]
.广东教育(职教),2015,0(12):22-2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
1
李健.
高职铁道机车车辆特色品牌专业建设分析[J]
.当代青年(下半月),2015,0(9):145-145.
2
郑淑玲,徐宝林.
校企协同背景下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J]
.广东教育(职教),2015,0(12):22-23.
被引量:1
3
郭晓华.
基于校企合作下的铁道机车车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探究[J]
.现代职业教育,2015,0(27):100-100.
被引量:1
4
张弛.
新工科背景下“面向产品”专业设置的重新认识[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68(5):43-47.
被引量:5
5
张文岚.
“企业冠名+订单式培养”校企协同育人优化策略研究[J]
.职业,2021(7):18-20.
1
李蔷薇.
校企合作订单培养零距离上岗人才[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12):37-37.
被引量:1
2
杨波.
通信技术专业零距离上岗人才的培养举措[J]
.消费电子,2012(10X):129-129.
3
翁兴旺,蒋青泉.
通信类专业“零距离”上岗人才培养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08(20):88-89.
被引量:3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