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633-1633,1636,共2页
Chongqing medicine
参考文献5
1 钱桂生.临床血气分析[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33.
2 Ashbaugh DG,Bigelovv DR,Petty TL,et al.Acute respioatory distress in adult[J].Lancet,1967,2:319.
3 Petty TL.How we discovered acute repiratory disteress syndrome[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1,136:602.
4 Qaartin AA,Compos MA,Maldonafo DA,et al.Acute lang injury out side of the ICU.Incidened in respiratory isolation on a general nare[J].Chest,2009,135(2):261.
5 钟南山.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呼吸病学分册[J].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74.
同被引文献58
1 阎昱升,胡成平.重症肺炎患者的机械通气脱机的影响因素[J]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0(1):107-111. 被引量:27
2 张建秀,王光红.血气分析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控制[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4(5):700-701. 被引量:10
3 钱桂生,毛宝龄.急性呼吸衰竭[J]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1995,1(2):74-76. 被引量:3
4 裴锋博,刘大为.经皮氧分压监测在休克复苏中的意义[J] .中国实用医刊,2010,37(1):49-51. 被引量:10
5 刘清泉,陈志刚,江其敏.麻黄汤类方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6):565-567. 被引量:21
6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2006)[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7,19(2):65-72. 被引量:819
7 段宝生,张静,段宇宏.AVL-Compact2血气分析仪常见故障及排除体会[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7,22(1):8-9. 被引量:3
8 刘宏.血气分析前的准备[M].北京: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2000:5.
9 钟南山.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呼吸病学分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0.
10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75.
引证文献6
1 王璇,申丽红,陈永德.动脉血气分析的质量控制[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3):1639-1641. 被引量:14
2 高建军,彭清云,王林华,赵宏胜.经皮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交通医学,2016,30(2):141-143. 被引量:10
3 麻长林.120例呼吸系统重症患者血气分析及临床意义[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6):36-37. 被引量:1
4 李友伟,杨秀英.血气分析监测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13-14. 被引量:5
5 林桂仪,张莹.千金苇茎汤加味联合西医治疗对接受机械通气的重症肺炎患者呼吸力学、Th17与Treg细胞因子失衡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J] .河北中医,2018,40(4):520-526. 被引量:26
6 梁熙德,成静,刘冬梅.静脉治疗专科护士结合B超引导下实施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的效果观察[J] .现代医学,2020,48(2):253-255.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63
1 赵金荣,王明明,杨颖.千金苇茎汤配合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J]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21,7(2):86-89. 被引量:1
2 朱旖轩,张灵灵,刘惠芳.头皮针应用于急危重症患者采集动脉血标本的效果研究[J] .黑龙江中医药,2023,52(4):360-362.
3 曹朝阳,丁志强.老年重症肺炎采用小剂量氢化可的松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及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氧合指数变化情况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72):169-170. 被引量:1
4 杜金秀,黄炳江,苏桂梅.无创血气监测在下腹部开腹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4):18-22.
5 孙峰,加孜那,燕存子.纳络酮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改善及相关指标的影响[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29(7):488-490. 被引量:10
6 周泽和,梁创兴,李玲玉.影响正确执行床旁血气分析操作流程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 .临床医学工程,2014,21(3):386-387. 被引量:8
7 徐振明,吴红宇,罗彦鹏,汪新菊,郑雨薇.血气分析标本实验检测前的影响因素[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6):857-858. 被引量:10
8 谭立明,王丽,李华,陈娟娟,王田,刘爽,林美芳,肖扬婧卿.2013年-2014年参加卫生部血气分析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J]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5,33(4):442-444.
9 刘颖,席廷阳,苏春燕,王璇.ICU科内ABL80FLEX血气分析仪使用技巧[J]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15,34(5):518-519. 被引量:1
10 齐娜仁.动脉血气分析前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效果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1):221-222. 被引量:4
1 程洁.血气分析仪的发展及选择[J] .新疆医学,1997,27(1):42-43.
2 陈莉,任成山.危重病人并发低钠血症和酸碱失衡的探讨[J] .急诊医学,1994,3(4):135-138. 被引量:2
3 姚芳,申莹.老年肺癌患者临终酸碱失衡调查及护理体会[J]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04(3):170-171.
4 外科护理[J] .中国临床护理,1997,0(6):259-265.
5 陈青枝.严重胸外伤的观察与急救护理体会[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27(1):68-70. 被引量:4
6 苗文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临床观察[J] .中外医疗,2012,31(9):69-69. 被引量:2
7 郭莉莉.30例急性肾衰竭的临床护理[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9):221-222.
8 吴晓丽.重症监护护理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2017,33(2):285-286. 被引量:6
9 潘彬元.使用COMPACT Ⅰ血气分析仪的一些体会[J] .临床检验信息导报,1995,2(3):93-94.
10 王丽春,王康,单志刚,韩智群.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院前急救的转运及护理[J] .解放军医药杂志,2011,23(4):145-145.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