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硅碳比对灰铸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综述了硅碳比(Si/C),特别是高Si/C对灰铸铁力学性能、铸造性能及加工性能等的影响状况。
作者
单琨
叶以富
机构地区
山东工业大学
出处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7-50,共4页
Foundry
关键词
碳当量
硅碳比
力学性能
灰口铁
分类号
TG143.2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6
参考文献
34
1
丛家瑞 刘宏健 等.高强度无白口倾向铸铁的研究与应用[J].铸造,1987,(9):18-21.
2
肖柯则.论高Si/C值灰口铸铁[J].铸造,1987,(5):2-5.
3
孙国雄 丁帮太 等.灰铸铁硅碳比选择[J].铸造,1988,(5):1-4.
4
赵维民,朱述曾,孙克成,牛宝新.
低应力铸铁机械性能与机加工性能改善机理的探讨[J]
.现代铸铁,1991,11(4):17-20.
被引量:5
5
孙国雄,陆志东.
化学成分和硅碳比对灰铸铁性能的影响[J]
.现代铸铁,1991,11(2):29-32.
被引量:3
6
孙宇宁.
低应力高强度铸铁生产机床床身件[J]
.现代铸铁,1995,15(4):51-52.
被引量:5
7
赵树奎.
机床铸件的铁水成分调整及应用[J]
.铸造,1992,41(6):27-30.
被引量:4
8
韩守安,贺立民,吴传运,范丽敏,朱红樱,史鉴开.
HT300灰铸铁件的稳定生产[J]
.制造技术与机床,1995(9):12-13.
被引量:4
9
高恒森.
高强度低应力耐磨铸铁的研制与应用[J]
.铸造,1994,43(7):34-36.
被引量:6
10
李龙城 钟雪友 等.高速硅碳比值改善铸铁性能的研究和应用[J].铸造,1984,(5):22-28.
二级参考文献
9
1
[苏]阿列克赛得罗夫(Александров,Н·Н·) 著,王金华.高质量铸铁[M]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
2
赵维民,孙克成,朱述曾.高硅碳比铸铁铁水冶金特性的研究[J]铸造,1988(05).
3
刘弼臣.高Si/C比铸铁在磨床上的应用[J]铸造,1988(07).
4
孙国雄,陆志东,丁帮太.灰铸铁硅碳比选择[J]铸造,1988(05).
5
丛家瑞,曹兴言,刘宏健,杜维华,王本善.高强度无白口倾向铸铁的研究与应用[J]铸造,1987(09).
6
肖柯则.论高Si/C值灰口铸铁[J]铸造,1987(05).
7
李龙城,高锳,张键,钟雪友,钟伟珍.调整硅碳比值改善铸铁性能的研究和应用[J]铸造,1984(05).
8
钟雪友,韩青有.铸铁件取消热时效的实验探索[J]铸造,1988(08).
9
丛家瑞,曹兴言,刘宏健,杜维华,王本善.高强度无白口倾向铸铁的研究与应用[J]铸造,1987(09).
共引文献
22
1
冯英宇.
薄壁球墨铸铁件的质量控制及提高机械性能的探究[J]
.职大学报,2005(4):19-23.
被引量:2
2
武宏,付永红,王发展.
Si/C比对灰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热加工工艺,2005,34(5):58-60.
被引量:7
3
徐振湖,肖殿照,王广用.
共晶度对壁厚一定铸件力学性能的影响[J]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1996,31(1):17-19.
4
苏广才,庞祖高,汤宏群,韦文香.
含锡微合金灰铸铁残余应力的探讨[J]
.机械研究与应用,2006,19(3):41-42.
被引量:1
5
李时荣,陈政,孟寿康.
灰口铸铁力学性能影响因素的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J]
.云南工业大学学报,1996,12(3):46-52.
被引量:2
6
子澍,李平,张学昆.
煤炭机械用含硼铸铁型轮的组织与性能研究及生产应用[J]
.铸造技术,2008,29(2):184-187.
被引量:2
7
崔希文.
M224内圆磨床床身铸件的双层浇注[J]
.铸造,2009,58(9):962-964.
被引量:7
8
单琨,姜青河,叶以富.
高硅碳比灰铸铁形成机理的探讨[J]
.铸造设备研究,1999(2):20-21.
被引量:2
9
吴永安.
灰铸铁件表面缩松缺陷的防止[J]
.铸造技术,1999,24(3):22-23.
被引量:1
10
刘殿双,黄述哲,张艳鸿.
一种高强度、高稳定性铸铁的研究及应用[J]
.光学精密工程,1999,7(4):111-118.
同被引文献
20
1
丛家瑞,曹兴言,赵红,刘宏健,李永正,王大明.
硅碳比对灰铸铁尺寸稳定性的影响[J]
.铸造,1993,42(2):20-23.
被引量:6
2
翟启杰,胡汉起.
氮对灰铸铁初生奥氏体二次枝晶组织的影响[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4,16(2):127-130.
被引量:2
3
沈定钊,朱玉龙.
锑对灰铸铁高温性能的影响[J]
.钢铁研究,1994,22(5):23-27.
被引量:1
4
熊仲明,张锁梅,石东崖,宋维锡.
稀土、锑对灰铸铁的作用[J]
.中国稀土学报,1994,12(2):150-153.
被引量:2
5
沈定钊,朱玉龙.
锑对灰铸铁共析转变的影响[J]
.钢铁,1995,30(5):46-52.
被引量:1
6
王珊玲,魏伯康,蔡启舟,林汉同.
合金化对灰铸铁强度及组织均一性的影响[J]
.现代铸铁,1996,16(4):12-14.
被引量:11
7
周小平,孙国元,李四年,胡春林.
氮对灰铸铁强化效果的研究[J]
.湖北工学院学报,1996,11(3):12-16.
被引量:3
8
丛家瑞 刘宏健 等.高强度无白口倾向铸铁的研究与应用[J].铸造,1987,(9):18-21.
9
王志成(译).铸铁中氮的影响及消除方法[J].汽车工艺,1987,(3):34-36.
10
王春棋.铸铁孕育理论及实既[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1..
引证文献
4
1
武宏,付永红,王发展.
缸体、缸盖用高强度灰铸铁生产技术[J]
.热加工工艺,2005,34(10):65-68.
被引量:9
2
陈翌庆,苏勇,黄斌,叶天汉.
提高汽车制动鼓耐磨性的研究[J]
.热加工工艺,2000,29(3):28-29.
被引量:8
3
刘拾常.
控制铸铁中的Si/C比值生产轨道车换向箱体[J]
.铸造技术,2000,25(4):11-12.
4
赵书城.
现代灰铸铁熔炼技术[J]
.现代铸铁,2002,22(3):35-38.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26
1
丁厚福,李先芬,祖方遒,苏勇,陈翌庆.
低合金铸铁汽车制动鼓的失效分析[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7(9):983-986.
被引量:5
2
金永锡.
推广合成铸铁应用的若干工艺技术问题[J]
.现代铸铁,2009,29(5):15-20.
被引量:8
3
李先芬,丁厚福,苏勇,陈翌庆,祖方遒.
汽车制动鼓的失效分析[J]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04,40(10):517-519.
被引量:6
4
宗斌,王国红,魏建忠.
汽车制动毂断裂失效分析[J]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06,42(10):528-530.
5
王晓林,乔进国.
随流孕育对WD615气缸体金相组织的影响[J]
.内燃机配件,2007(1):1-2.
6
任凤章,刘伟明,李锋军,刘平,田保红,贾淑果.
影响缸体用灰铸铁加工性能的因素[J]
.铸造技术,2007,28(1):149-151.
被引量:2
7
乔进国,郝延宏,王晓林,张杰,张敏之,许景峰.
随流孕育对WD615飞轮金相组织和断面敏感性的影响[J]
.铸造,2008,57(1):73-75.
被引量:1
8
刘伟,苏勇,王东岭,陈翌庆,叶天汉.
合金元素的配比对缸体性能的影响[J]
.铸造技术,2008,29(12):1712-1716.
被引量:7
9
陈云华.
浅谈灰铸铁缸体加工性能的影响因素[J]
.广东科技,2009,18(4):183-184.
10
刘楠楠,卢德宏,刘星舟,王祝铭,蒋业华.
合金灰铸铁成分与力学性能关系的研究[J]
.铸造技术,2010,31(4):437-439.
被引量:8
1
陈红玲,张银喜.
磁性研磨加工工艺参数的实验研究[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2,33(1):16-18.
被引量:9
2
黄海.
深根植物对天然气管道沥青涂层的影响及其对策探讨[J]
.腐蚀与防护,2004,25(11):489-493.
被引量:6
3
张敬恩,王智祥,梅军.
无铅易切削铋黄铜的研究动态与展望[J]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12,3(3):15-20.
被引量:7
4
李先广,刘飞,曹华军.
齿轮加工机床的绿色设计与制造技术[J]
.机械工程学报,2009,45(11):140-145.
被引量:26
5
吴乾江,伍成波,雷杰,岳林.
富氧燃烧时钢坯氧化特性研究[J]
.工业炉,2015,37(1):6-8.
被引量:1
6
苟刚,刘勇,林中原.
慢走丝电火花镗磨工艺方法的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4,38(3):697-700.
7
陈世平,李琳.
检验夹具中工件以两滚轮支承的定位误差分析[J]
.工具技术,2007,41(3):61-63.
8
肖建强,陈立亮,刘瑞祥,武炳焕,刘明强.
汽车球铁铸件凝固模拟缺陷判断的研究[J]
.现代铸铁,2001,21(3):29-32.
被引量:4
9
任学平,丁腾飞,司振九,杨筠凝.
不同位置间隙量对结晶器振动位移曲线的影响[J]
.铸造技术,2015,36(8):2134-2136.
被引量:3
10
李善建,冯拉俊,张静.
喹啉衍生物缓蚀剂对油管钢材在模拟溶液闭塞区中的腐蚀研究[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6,24(5):1025-1033.
被引量:2
铸造
199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