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犯罪人人身危险性新论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人身危险性源于犯罪学对犯罪原因的研究,后进入刑法学领域,在刑法学领域对人身危险性内涵的理解应该立足于定罪量刑。同时在评价人身危险性时,也要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评价相区别,既要避免将二者混同,又要避免重复评价。最后,强调人身危险性的作用并不必然地违背罪刑法定原则,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其进行评价。
作者
张智宇
于阳
机构地区
天津市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出处
《社会科学论坛》
2010年第11期71-74,84,共5页
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人身危险性
主观主义
初犯
社会危害性
罪刑法定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65
同被引文献
3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2
1
林亚刚,何荣功.
论刑罚适度与人身危险性[J]
.人民司法,2002(11):38-40.
被引量:9
2
赵永红.
人身危险性概念新论[J]
.法律科学,2000,18(4):75-82.
被引量:59
二级参考文献
8
1
何荣功,段宝平.
不定期刑探讨[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4):25-31.
被引量:9
2
[美]约翰·罗尔斯 何怀宏等译.《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96页.
3
[意]菲利.实证派犯罪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43,27.
4
邱兴隆,许章润.刑罚学[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8.259
5
最高人民法院刘家琛副院长在海南省三级法院部分领导和刑事审判干部会上的讲话.2002年3月29日《人民法院报》.
6
(台)张甘妹.《犯罪学原论》,汉林出版社1985年版,第246-258页.
7
[苏]A·H特拉伊宁.犯罪构成的一般学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8.
8
李秀林.辩证堆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共引文献
65
1
热娜古·阿帕尔,段阳伟.
我国人格刑法学之再定位——兼论人格责任在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中的运用[J]
.刑法论丛,2021(1):103-128.
被引量:2
2
叶良芳,卢建平.
也论人身危险性在我国刑法中的功能定位——兼与游伟研究员和陆建红审判员商榷[J]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8(1):64-79.
被引量:8
3
赵永红.
论人身危险性在刑法中的定位[J]
.法学评论,2002,20(2):63-70.
被引量:20
4
苏彩霞.
累犯从严根据之考察[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2,15(3):36-39.
被引量:6
5
宋伟卫,丁玉玲.
人身危险性理论评析[J]
.河北法学,2004,22(11):122-126.
被引量:4
6
张柏胜,宋伟卫.
论刑法学中的人身危险性[J]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0(4):67-70.
被引量:3
7
周汝琴,陈曙光.
对刑事诉讼中“社会危险性”的理解[J]
.法制与社会,2008(23):33-34.
被引量:1
8
王青青.
我国应建立民事品格证据规则[J]
.法制与社会,2008(29):152-153.
9
陶义,黄其中.
死缓制度探析[J]
.绥化学院学报,2005,25(5):60-63.
10
邹佳铭.
人身危险性与保安处分[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26(4):134-137.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35
1
邱兴隆.
个别预防论的四大立论[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0(2):7-14.
被引量:9
2
周光权.
刑法学知识传统中的“人”[J]
.金陵法律评论,2001(1):91-105.
被引量:4
3
翟中东.
关于将人格导入定罪活动的研究[J]
.当代法学,2004,18(5):23-31.
被引量:9
4
游伟,陆建红.
人身危险性在我国刑法中的功能定位[J]
.法学研究,2004,26(4):3-14.
被引量:75
5
张文.
刑事法人格化 21世纪的抉择[J]
.中外法学,2004,16(5):621-629.
被引量:12
6
陆诗忠.
对刑罚目的理论的思考[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1):39-44.
被引量:8
7
许永勤,陈天本.
刑罚执行中的人身危险性研究[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3):110-116.
被引量:14
8
王奎.
论人身危险性的评价因素[J]
.政治与法律,2007(3):152-157.
被引量:18
9
张文.
“非犯罪人化”刑事政策初探[J]
.法学杂志,2007,28(4):2-5.
被引量:13
10
张文.
“人格不法”刍议[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5):16-23.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热娜古·阿帕尔,段阳伟.
我国人格刑法学之再定位——兼论人格责任在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中的运用[J]
.刑法论丛,2021(1):103-12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王传君.
侦查学、犯罪学、刑法学三者关系的梳理与探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22(11):28-29.
2
杨斌.
人格责任论引入量刑实践的探索——以吴谢宇弑母案为例[J]
.法学(汉斯),2022,10(6):1193-1199.
1
宋伟卫,丁玉玲.
人身危险性理论评析[J]
.河北法学,2004,22(11):122-126.
被引量:4
2
张辉.
我国实行刑事和解的公正性讨论[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4(11):113-113.
3
高晓飞.
期待可能性理论中国化的困境与出路[J]
.人民检察,2010(5):14-18.
被引量:7
4
姚兵.
论社会危害性评价的出罪功能[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0,22(5):5-10.
被引量:1
5
詹红星.
论人身危险性、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的关系[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5(6):60-65.
被引量:5
6
艾娴.
浅论刑法因果关系的介入问题[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2(11Z):227-227.
7
李建飞,常晓飞.
浅析一起交通肇事案件[J]
.东方企业文化,2012(3X):182-182.
8
马荣春.
社会管理创新下的新刑法观[J]
.福建法学,2016,0(4):15-20.
被引量:1
9
陈兵.
浅析携带凶器抢夺[J]
.才智,2009,0(9):280-280.
10
王安异.
重解刑法中的危害行为——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评价为视野[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1):44-48.
被引量:7
社会科学论坛
2010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