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印度两大史诗的幸福观初探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摩诃婆罗多》与《罗摩衍那》是印度古典文学史上不可逾越的巅峰。印度两大史诗幸福观的形成与印度婆罗门教系统化和列国争霸的宗教社会背景息息相关。在史诗中,"法、利、欲、解脱"是古代印度人的四大目的。以遵循正法、拥有财富、满足爱欲、寻求解脱为人生目标,充分体现了印度民族的幸福观:既"求今世永安乐",又"求不朽的天堂"。
作者 李朗宁
出处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16-20,共5页 Journal of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 1[印]瓦·盖罗拉.《摩诃婆罗多-印度知识遗产的百科全书》,见《印度两大史诗评论汇编》,季羡林、刘安武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82页.
  • 2[印]婆罗多,《舞论》.见黄宝生.《印度古典诗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7页.
  • 3[印]《罗摩衍那》(一),《童年篇》,季羡林译,《季羡林文集》(第十七卷),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37页.
  • 4[印]苏克坦卡尔.《论<摩诃婆罗多>的意义》,季羡林、刘安武编.《印度两大史诗评论汇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207页.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