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举证时限制度价值选择的困境与出路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民事证据制度重要内容的举证时限有利于促进案件事实审理和争点查明。但由于我国举证时限制度本身价值设计的不合理以及没有相应的制度土壤,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出现了严重的价值失衡。重新定位制度的价值选择,突出公正价值在制度设置中的地位,建构以自由心证为视角和多元化法律后果的举证时限制度,并完善举证时限运行的制度环境是摆脱困境的必然选择。
作者
张祥龙
机构地区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出处
《福建法学》
2010年第2期44-50,共7页
关键词
价值选择
举证时限
证据失权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陈东升.
冲突与权衡:法律价值选择的方法论思考[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9(1):49-56.
被引量:34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刘少杰.
当代西方哲学理性观的重建[J]
.求是学刊,1992,19(5):3-9.
被引量:3
2
[英]彼得·斯坦 约翰·香德 王献平译 郑成思校.《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98页.
3
[美]伊凡.《证据法中的价值冲突》,伊凡主编,郑哲民译.《法律社会学》,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93年版,第212页.
4
[美]伯纳德·施瓦茨著,王军,等译.《美国法律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中译本说明.
5
[美]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6页.
6
[美]戈尔丁著,齐海滨译.《法律哲学》,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133页.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分册,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25页.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490页.
9
[美]罗·庞德著,曹玉堂,杨知译.《法律史解释》,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10
[美]博登海默著 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4页.
共引文献
33
1
李金.
冲突与整合:现代学徒制中企业责任的双维价值向度[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7):47-52.
被引量:6
2
刘亦艾.
论法律的确定性、妥当性与交谈合理性——评《法律解释学》“法律确定性问题”部分[J]
.法律方法,2021(3):272-293.
3
林琳.
法律价值的冲突与选择[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5):389-389.
4
吴波.
走向平衡:对被害人和被告人权利保障的关系思考[J]
.犯罪研究,2004(5):29-35.
被引量:4
5
周斌.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正当性的理论探讨[J]
.时代法学,2005,3(1):65-68.
6
唐英.
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主体和形式选择初探[J]
.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57-61.
被引量:5
7
付慧姝.
商业秘密保护中的价值冲突与权利冲突研究[J]
.河北法学,2005,23(12):102-105.
被引量:8
8
倪业群,陈祖权.
酌定情节蕴涵的功能及其实然化[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2(2):46-49.
被引量:1
9
胡良荣.
博弈策略:商业秘密权保护与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权益平衡[J]
.商场现代化,2007(08Z):279-279.
10
胡良荣.
论劳动权和商业秘密权保护的冲突与协调——以《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取向为视角[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6):57-63.
被引量:2
1
张祥龙.
我国举证时限制度价值选择的困境与出路[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7):124-127.
2
卢娟.
侦查程序的价值设计与改革探索[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5,18(1):38-41.
3
刘伟,张丹.
二审改判权行使的限度——以二审改判存在的问题为视角[J]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10,26(5):54-58.
4
李亚静.
我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相关法律制度评析[J]
.职工法律天地(下),2015,0(12):259-259.
5
吴安新,汤伟丽.
论婚姻法的秩序价值[J]
.重庆商学院学报,2001(1):76-78.
6
王思隽.
发展观中三个层次的价值问题[J]
.党校科研信息,1995(23):21-22.
7
林甲乙.
“三个代表”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4(3):1-3.
8
高兆明.
论市场经济的道德评价[J]
.江苏社会科学,1996(5):137-141.
被引量:6
9
池桂钦.
论登记离婚自由及其限制——以设立别居制度为视角[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8(1):65-68.
10
杨光.
浅析我国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立法缺失[J]
.政法学刊,2009,26(3):91-95.
被引量:2
福建法学
201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