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举证时限制度价值选择的困境与出路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民事证据制度重要内容的举证时限有利于促进案件事实审理和争点查明。但由于我国举证时限制度本身价值设计的不合理以及没有相应的制度土壤,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出现了严重的价值失衡。重新定位制度的价值选择,突出公正价值在制度设置中的地位,建构以自由心证为视角和多元化法律后果的举证时限制度,并完善举证时限运行的制度环境是摆脱困境的必然选择。
作者 张祥龙
出处 《福建法学》 2010年第2期44-50,共7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13

  • 1刘少杰.当代西方哲学理性观的重建[J].求是学刊,1992,19(5):3-9. 被引量:3
  • 2[英]彼得·斯坦 约翰·香德 王献平译 郑成思校.《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98页.
  • 3[美]伊凡.《证据法中的价值冲突》,伊凡主编,郑哲民译.《法律社会学》,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93年版,第212页.
  • 4[美]伯纳德·施瓦茨著,王军,等译.《美国法律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中译本说明.
  • 5[美]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6页.
  • 6[美]戈尔丁著,齐海滨译.《法律哲学》,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133页.
  •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分册,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25页.
  •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490页.
  • 9[美]罗·庞德著,曹玉堂,杨知译.《法律史解释》,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 10[美]博登海默著 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4页.

共引文献3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