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协调与超越——中国飞天的视觉文化思维与精神价值意义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别具一格的飞天造型是敦煌艺术的代表,它是多种文明共同孕育而成的一种新的艺术形象。这种新样式的诞生说明,只有在理解传统的精髓,以及它同本民族心理结构和人文性格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正视异质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碰撞、吸收、融合,才能够创造并产生出更具艺术生命力的新形象及新文化样式。
作者
李浥
机构地区
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出处
《文教资料》
2010年第20期89-90,共2页
关键词
敦煌飞天
视觉文化思维
精神价值意义
分类号
J218.6 [艺术—美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2
1
谢生保.
敦煌飞天形体姿态的来源[J]
.敦煌研究,2001(4):13-21.
被引量:15
2
段文杰.
敦煌石窟艺术的特点[J]
.敦煌研究,1995(2):3-7.
被引量:21
二级参考文献
3
1
段文杰.
飞天——乾闼婆与紧那罗——再谈敦煌飞天[J]
.敦煌研究,1987(1):1-13.
被引量:35
2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6绳妓[A].《丛书集成》:第0275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
谭树桐.敦煌飞天艺术初探[A].1983年全国敦煌学术讨论会文集:石窟·艺术编下[C].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
共引文献
33
1
谢园园.
吉祥美好的化身——敦煌飞天美感论[J]
.作家,2009(2):255-256.
被引量:1
2
陈江晓.
中国传统绘画构图程式的再认识[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22(6):44-45.
被引量:2
3
陈江晓.
敦煌壁画构图分析[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21(9):64-66.
被引量:6
4
孙淑芹.
敦煌壁画的构图与图案纹样[J]
.大家,2011(3):38-38.
被引量:4
5
霍旭初.
敦煌佛教艺术的西传——从新发现的新疆阿艾石窟谈起[J]
.敦煌研究,2002(1):26-33.
被引量:14
6
仝妍.
论中国石窟舞蹈的艺术特征[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4):45-47.
被引量:3
7
王宏伟.
敦煌唐代飞天帔帛造型审美分析[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102-104.
被引量:4
8
岳锋.
当代艺术语境中的敦煌艺术刍议[J]
.丝绸之路,2009(24):64-66.
被引量:2
9
郭茜.
从敦煌飞天的源流看中国画的造型观——飞天艺术研究之一[J]
.艺术评论,2011(3):88-93.
被引量:9
10
封钰.
敦煌莫高窟早期雕塑源流[J]
.东南文化,2012(3):123-126.
同被引文献
12
1
潘璠.
从敦煌飞天看中国文化的意境美在服装中的体现[J]
.作家,2010(2):261-262.
被引量:1
2
段文杰.
飞天——乾闼婆与紧那罗——再谈敦煌飞天[J]
.敦煌研究,1987(1):1-13.
被引量:35
3
陈允吉.
敦煌壁画飞天及其审美意识之历史变迁[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32(1):82-88.
被引量:11
4
Larry A Samovar, Richard E Porter and Lisa A Stefani.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5
Stella Ting-Toomey.文化间的交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6
李文娟.
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与跨文化研究[J]
.社会科学,2009(12):126-129.
被引量:99
7
王亦慧.
浅谈敦煌飞天的时代特色[J]
.丝绸之路,2010(12):89-90.
被引量:2
8
郭茜.
从敦煌飞天的源流看中国画的造型观——飞天艺术研究之一[J]
.艺术评论,2011(3):88-93.
被引量:9
9
刘育东,周迎.
全球化背景下中美高低语境文化的对比研究[J]
.河北学刊,2011,31(3):234-237.
被引量:21
10
王志华.
飞天永恒的美[J]
.群文天地,2012(3):292-29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贺军邦.
试析“敦煌飞天”与“西方天使”体现出的文化差异[J]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14,21(5):95-9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李建军.
中西文化中的飞翔意象解读——以“飞天”与“天使”为例[J]
.滨州学院学报,2017,33(3):37-40.
1
张欣.
浅谈敦煌飞天艺术形象对艺术设计的影响[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3(4):153-154.
被引量:2
2
欧嘉卡.
从《意的文化与情的文化》看中日文化[J]
.北方文学(下),2017,0(3):217-217.
3
蒋世强.
敦煌飞天的词性与指称问题探讨[J]
.丝绸之路,2016,0(20):70-71.
4
刘可为,王金瑞.
浅论中国结艺术与吉祥文化[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9):124-125.
被引量:3
5
谢重光.
客家人人文性格刍议[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83-91.
被引量:6
6
谭刚强.
重庆人的兼容之性[J]
.当代党员,2006(5):17-17.
7
郑传寅.
地域文化与戏曲论纲[J]
.当代戏剧,2008(2):8-10.
被引量:8
8
QQ开口说——“神七”飞天[J]
.中国石油石化,2008(21).
9
顾稚冶.
西域文化展风采 小小创客大情怀——宝虹学子参加Scratch Day China活动纪实[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5(8):61-63.
10
郑镛.
论漳州人的人文性格[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9(4):80-85.
被引量:16
文教资料
2010年 第2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