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油松松扁叶蜂的危害及其防治方法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一、生态特征成虫:雌虫体长13~15毫米,体黑色,具光泽,翅淡灰黄色,透明,翅脉黑褐色;头部褐色,有6个黄斑;前胸背部隆起呈心脏形,中胸有2个、后胸有1个黄褐色三角形小斑;腹部两侧较扁,黄褐色;雄虫稍小,
作者
郝丽兰
出处
《陕西林业》
2010年第3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防治方法
松扁叶蜂
危害
油松
生态特征
褐色
三角形
雌虫
分类号
S763.4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3
1
杨晖,王宇萍.
松扁叶蜂生物特性与综合防治技术[J]
.陕西林业科技,2005,29(2):47-48.
被引量:4
2
彭兴龙,王文林,郭民生,张斌强,郭焕正.
松扁叶蜂的危害与防治[J]
.森林病虫通讯,1999,18(1):17-18.
被引量:3
3
王忠民.
松扁叶蜂的发生与防治[J]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3):110-111.
被引量:2
4
胡志勇,陈新会,王红敏,汤雷,梁爱晓.
松扁叶蜂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措施[J]
.河南林业科技,2011,31(3):55-56.
被引量:3
5
侯爱菊,娄巍,阎敦良,戴玉伟,田金权,孔庆玉.
松扁叶蜂生物防治研究[J]
.防护林科技,1991,0(2):46-52.
被引量:3
6
吕宙,翟仙敦,周海梅,李朴,马锦琦,官玲,莫耀南.
氯胺酮对大头金蝇生长发育的影响[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2,30(5):361-366.
被引量:11
7
刘晓惠,周根强,屈驰.
对商州区松扁叶蜂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研究[J]
.农技服务,2014,31(4):58-59.
被引量:3
8
李世强.
远门林场松扁叶蜂防治试验研究[J]
.甘肃林业,2015,0(1):40-41.
被引量:1
9
周秀云,张金朝.
中条山林区松扁叶蜂防治研究[J]
.山西林业,2015(4):44-45.
被引量:2
10
赵晓玲.
松阿扁叶蜂生活特性研究[J]
.绿色科技,2017,19(19):94-95.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徐力.
松树松扁叶蜂危害及防治方法[J]
.绿色科技,2019,0(21):208-209.
2
唐增海.
松阿扁叶蜂虫龄和虫口密度对油松松针的影响[J]
.山西林业科技,2020,49(1):35-36.
1
邵士瑞,刘云翠,徐吉良,孙恩勇,孙井泉.
浅议庄河市松扁叶蜂发生规律及药物防治技术[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2(2):40-41.
被引量:1
2
朱兰芳,倪新军,王春梅.
松扁叶蜂在野河林区防治方法[J]
.陕西林业,2005(5):36-36.
3
胡志勇,陈新会,王红敏,汤雷,梁爱晓.
松扁叶蜂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研究[J]
.绿色科技,2011,13(8):129-130.
被引量:2
4
王新花,刘和俊,贾传金.
松扁叶蜂卵的空间分布和抽样技术的研究[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27(3):264-268.
被引量:2
5
胡志勇,陈新会,王红敏,汤雷,梁爱晓.
松扁叶蜂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措施[J]
.河南林业科技,2011,31(3):55-56.
被引量:3
6
程兰生,储跃进.
松扁叶蜂的危害及防治[J]
.安徽林业,2002(3):17-17.
被引量:1
7
刘静,孙启温,庞献纬.
松扁叶蜂生物学及防治效益综合评判的研究[J]
.山东林业科技,1990,20(2):38-41.
被引量:10
8
彭兴龙,王文林,郭民生,张斌强,郭焕正.
松扁叶蜂的危害与防治[J]
.森林病虫通讯,1999,18(1):17-18.
被引量:3
9
包桂和,张美丽,代玉冰.
桦南县松扁叶蜂生物学特性初报[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9(1):47-48.
10
刘静,刘昆.
松扁叶蜂种群变动指数灰色预测[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21(2):16-18.
陕西林业
201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