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甘肃紫斑牡丹的快速繁殖技术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对芍药根做砧木与紫斑牡丹芽进行贴接的嫁接繁殖进行了研究,认为是目前最有效的快速繁殖方法。
作者
柴发喜
王继林
机构地区
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林业实用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6-56,共1页
Practical Forestry Technology
基金
甘肃省星火科技项目编号:(0805XCXA149)
关键词
紫斑牡丹
芽接
嫁接
快繁
甘肃
分类号
S685.11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31
同被引文献
4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3
1
景新明,郑光华,裴颜龙,洪德元.
野生紫斑牡丹和四川牡丹种子萌发特性及与其致濒的关系[J]
.生物多样性,1995,3(2):84-87.
被引量:55
2
李嘉珏.
中国牡丹起源的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8,20(2):22-26.
被引量:85
3
柴发喜.
甘肃紫斑牡丹的繁殖技术[J]
.中国园艺文摘,2009,25(10):143-145.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洪涛,齐安.鲁普.奥斯蒂.
中国野生牡丹研究(二)芍药属牡丹组新分类群[J]
.植物研究,1994,14(3):237-240.
被引量:23
2
裴颜龙,洪德元.
卵叶牡丹——芍药属一新种[J]
.植物分类学报,1995,33(1):91-93.
被引量:28
3
于玲,何丽霞,李嘉珏.
甘肃紫斑牡丹与中原牡丹类群染色体的比较研究[J]
.园艺学报,1997,24(1):79-83.
被引量:30
4
洪涛,戴振伦.
中国野生牡丹研究(三)芍药属牡丹组新分类群[J]
.植物研究,1997,17(1):1-5.
被引量:17
5
李嘉珏,中国牡丹品种图志,1997年
6
秦魁杰,中国牡丹品种图志,1997年
7
李嘉珏,Proceeding of XI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otanic Gardens Conference,1995年
8
李涛,植物引种驯化集刊,1995年,10卷
9
李嘉珏,临夏牡丹,1989年
10
刘淑敏,牡丹,1987年
共引文献
131
1
何智宏,何丽霞,张延东,杨国州,李睿,徐晶晶,瞿丹,李京璟.
牡丹新品种‘余霞散绮’[J]
.园艺学报,2022,49(S02):219-220.
2
陈法志,陈镇,刘功斌,王秀华,李秀丽,陈志伟.
湖北省牡丹栽培历史与种质资源[J]
.湖北农业科学,2019,0(S02):308-312.
3
孟丽,郑国生.
部分野生与栽培牡丹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RAPD研究[J]
.林业科学,2004,40(5):110-115.
被引量:30
4
夏天睿,张昭,张本刚,闫志峰.
稀有濒危常用中药材保护现状评述[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5,7(6):115-124.
被引量:5
5
侯小改,尹伟伦,李嘉珏,王华芳.
牡丹矮化品种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28(5):73-77.
被引量:22
6
郭强.
牡丹文化与牡丹经济的互动发展[J]
.洛阳大学学报,2006,21(3):60-63.
被引量:2
7
周兴文,杨秋生,李永华.
牡丹基因组AFLP银染反应体系的建立和优化[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40(6):602-606.
被引量:13
8
周兴文,张运兴,赵国栋.
牡丹组植物亲缘关系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91-393.
被引量:3
9
贾文庆,刘宇.
紫薇花粉生活力的测定[J]
.陕西农业科学,2007,53(1):46-47.
被引量:21
10
扈耕田.
牡丹文化研究现状评析[J]
.洛阳大学学报,2007,22(1):21-25.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44
1
周俊辉,周家容,曾浩森,王国彬,祝展平.
园艺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褐化现象及抗褐化研究进展[J]
.园艺学报,2000,27(z1):481-486.
被引量:121
2
何松林,陈笑蕾,陈莉,孔德政,任凝辉.
牡丹叶柄离体培养中褐化防止的初步研究[J]
.河南科学,2005,23(1):47-50.
被引量:46
3
陈菲,李黎,宫伟.
植物组织培养的防褐化探讨[J]
.北方园艺,2005(2):69-69.
被引量:59
4
胡中成,蒋文娟,马新乔,过瑞云.
牡丹嫁接繁殖技术[J]
.浙江林业科技,2005,25(5):34-36.
被引量:9
5
杨红超,裴冬丽.
牡丹种子胚培养研究[J]
.广西农业科学,2006,37(2):108-110.
被引量:24
6
李子峰,胡永红,刘庆华,王佳.
我国牡丹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2998-2999.
被引量:4
7
张俊琦,罗晓芳.
牡丹组织培养中褐化的发生原因与防止方法的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37(5):720-724.
被引量:49
8
贾文庆,王广印,刘宇.
牡丹种胚离体培养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441-6441.
被引量:9
9
苗锦素,孙凤山.
园林植物压条繁殖技术[J]
.湖南林业,2007(1):25-25.
被引量:1
10
滕华容.
牡丹繁殖方法[J]
.安徽林业,2007(5):34-3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张旦,马彦霞.
紫斑牡丹种子繁殖试验[J]
.林业实用技术,2012(1):59-60.
2
韩继刚,秦俊,胡永红,朱木兰.
牡丹传统繁殖与离体再生的研究进展[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4(4):77-8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孟新亚,王政,何松林,贺丹,娄雪源,宋盈龙.
不同NAA和6-BA对牡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8,40(2):330-338.
被引量:4
2
王晓晖,刘红凡,王二强,冀含乐,王占营.
牡丹新品种‘火炬之光’的选育[J]
.北方园艺,2022(18):156-160.
1
柴发喜.
甘肃紫斑牡丹的繁殖技术[J]
.中国园艺文摘,2009,25(10):143-145.
被引量:3
2
陈炳泉.
秋季牡丹的嫁接和扦插[J]
.花卉,2007(8):18-18.
3
赵潜龙,陈云,崔映平.
甘肃紫斑牡丹大田催花试验初报[J]
.甘肃林业科技,1996,21(2):62-64.
被引量:6
4
宋微.
矮牵牛快速繁殖的方法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0(1):118-118.
被引量:1
5
韦小敏,李先芳,李利红,王鹏.
利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柽柳[J]
.北方园艺,2007(1):168-169.
被引量:4
6
赫建超.
果桑的快速繁殖方法[J]
.茶桑科技与信息,2007(1):25-26.
7
马全增.
桃树“三当”苗木培育技术[J]
.河北林业科技,2001(2):33-33.
8
王花兰,王立公.
甘肃发展油用牡丹潜力巨大[J]
.甘肃林业,2014(4).
被引量:1
9
王二强,郭亚珍,卢林,赵国栋,王晓晖,韩鲲.
洛阳地区紫斑牡丹茎叶生长规律及物候期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2013,42(8):112-114.
被引量:11
10
李先锋.
蔬菜插叶快速繁殖方法[J]
.农家科技,2008(10):9-9.
林业实用技术
2010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