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改革开放前后《诗经》“赋、比、兴”研究之综述及反思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任何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不是亘古不变的,"赋、比、兴"在不同时代、不同语境下的涵义存在历史差异,而"赋、比、兴"的演变到20世纪80年代前后仍是文论家的热门话题。本文试将当时各家之论作集中比较,以明晰"赋、比、兴"的发展脉络。
作者
蒋金华
机构地区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
出处
《咸宁学院学报》
2010年第7期69-71,共3页
Journal of Xianning University
关键词
《诗经》研究
赋、比、兴
反思
系统化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宋欣,程迅.
学习古代诗歌札记之一——古代比兴说与形象思维论[J]
.社会科学战线,1978(1):243-247.
被引量:5
2
李湘.
“兴”义辨源[J]
.中州学刊,1982(4):70-75.
被引量:8
3
胡念贻.
诗经中的赋此兴[J]
.文学遗产,1957(A01):8-28.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1
1
黄桂凤.
《诗经》比兴研究概述[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0,21(4):36-39.
2
赵沛霖.
六十余年比兴研究述评[J]
.贵州社会科学,1986(12):19-23.
被引量:2
3
徐林英.
关于《诗经》“比”“兴”的综述[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6):79-80.
被引量:1
4
姜玉琴.
中国现代诗学美学基点论——建构历程的检讨与中西诗学内在美学架构[J]
.东岳论丛,2000,21(6):129-132.
5
邓伟龙,尹素娥.
“比兴”走向“感兴修辞”的“内在理路”[J]
.河池学院学报,2009,29(4):28-32.
被引量:1
6
李梅梅.
《毛传》“兴”体的隐喻与象征意义[J]
.文化学刊,2008(3):70-73.
7
方学森.
试论《诗经》“兴”法的产生[J]
.池州师专学报,2000,14(1):47-49.
被引量:1
8
李鹏飞.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诗经“兴义”浅析[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6(9):4-6.
被引量:1
9
吴寒.
兴义诠释由传统向现代的两次转型[J]
.河北学刊,2017,37(3):208-213.
10
程龙.
论程俊英对《诗经》之“兴”的认识[J]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5(4):41-46.
1
吴华.
叙物以言情——再审《诗经》之“赋”[J]
.海峡科学,2008(3):81-83.
2
马晶晶,高琴.
从秦香莲走向花木兰的辛酸史——解读矢秀白的女性命运[J]
.青年文学家,2013,0(22):29-29.
3
李芳,卢锐.
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三块基石——《诗经》赋、比、兴表现手法探讨[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2):19-21.
被引量:1
4
叶澜涛.
近十年池莉小说研究综述[J]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6,26(2):92-96.
被引量:4
5
张震泽.
《诗经》赋、比、兴本义新探[J]
.文学遗产,1983(3):1-11.
被引量:12
6
鲁洪生.
朱自清对赋、比、兴的研究[J]
.学术论坛,2006,29(11):145-148.
被引量:2
7
林凤鸣.
家乡巨变的咏叹[J]
.四川统一战线,2008(10):16-16.
8
王生龙.
《诗经》赋、比、兴研究[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09(9):78-79.
9
鲁洪生.
民国时期的赋、比、兴研究[J]
.文学遗产,2016(5):103-111.
被引量:2
10
邹群燕.
中国古代文艺作品中女性美丽标准的历史差异[J]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2):34-35.
咸宁学院学报
2010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