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徐光启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徐光启(1562年~1633年),字子先,号玄扈,谥文定,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今上海市)人,中国明末科学家,农学家,政治家,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之一。他较早接触并容纳西方文化,第一个把欧洲先进的科学知识介绍到中国,可谓我国近代科学的先驱者。
作者
张芸
机构地区
西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8-29,共2页
Lantai World
关键词
中西文化交流
徐光启
西方文化
知识介绍
近代科学
上海市
科学家
松江府
分类号
K248.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3
1
初晓波.
西洋火器引入与徐光启对外新观念[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5(4):67-72.
被引量:1
2
人弋.
徐光启与中西文化传播[J]
.云梦学刊,2003,24(4):19-22.
被引量:2
3
李新乐.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科技潮,2002,(6).
二级参考文献
3
1
汤开建,马占军.
《守圉全书》中保存的徐光启、李之藻佚文[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2):79-82.
被引量:2
2
方 豪.中西交通史[M]岳麓书社,1987.
3
计六奇 撰,魏得良 点校,任道斌.明季北略[M]中华书局,1984.
共引文献
1
1
杨奕望,吴鸿洲.
徐光启对中医药的贡献[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10):2140-2142.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1
1
卞僧慧.
试论徐光启[J]
.求是学刊,1982,9(1):78-86.
被引量:1
2
何兆武.
明清之际中国人的科学观——以徐光启为例[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4):69-74.
被引量:3
3
谢剑荣,霍艳平.
学贯中西的明代科学家——徐光启[J]
.数理天地(初中版),2004(9):1-1.
被引量:1
4
刘明.
徐光启农本思想成因探微[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5):51-54.
被引量:2
5
石声汉.农政全书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6
姜吉林.
徐光启与《农政全书》的编辑[J]
.兰台世界(上旬),2010(8):26-26.
被引量:3
7
郑二红.
试析徐光启的荒政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
.农业考古,2010(4):285-289.
被引量:2
8
魏静.
试论中国古代的农本思想[J]
.开发研究,2010(5):159-160.
被引量:4
9
张丽玲,林振武.
论西方科学技术对徐光启农学思想的影响[J]
.农业考古,2011(1):394-396.
被引量:1
10
汤开建,张中鹏.
徐光启与利玛窦之交游及影响[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71-80.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3
1
耿祝芳.
试论徐光启“农本”思想之源成[J]
.兰台世界(下旬),2013(3):109-110.
2
龙金顺.
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的“翻译”人生[J]
.兰台世界(下旬),2014,0(5):120-121.
3
王海冬.
海派文化元素及其产业化分析[J]
.上海文化,2013(1X):46-5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亓丛丛,李汉熙,王文龙,梁同福.
文化符号视域下海派足球中的城市文化认同构建[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1,20(9):9-19.
被引量:4
2
姚天航.
创意激发海派文化活力[J]
.艺术科技,2016,29(8).
被引量:1
1
第3课图腾画[J]
.为了孩子(2-7岁)(下),2013(3):22-23.
2
顾绣——亦绣亦画[J]
.当代学生(探秘),2012(7):97-99.
3
原形.
徐光启与西学东渐[J]
.各界,2011(10):40-42.
4
赵敦华.
第一次中西文化交流得失之考察[J]
.东南学术,2003(3):91-101.
被引量:4
5
尤拉.
在徐家汇游“意大利”[J]
.今日上海,2014(9):16-17.
6
张敏载.
拜谒科学先驱徐光启[J]
.今日科苑,2008(23):9-10.
7
彭彦芬.
从利玛窦、徐光启看明末西方文化在中国之命运[J]
.河北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学报,2002,4(4):17-19.
被引量:1
8
杜慧月.
徐光启佚文所见中朝文学交流[J]
.焦作大学学报,2013,27(4):14-17.
9
邓建华.
文化转型初期中国士人对西学的价值取向[J]
.江汉论坛,1996(8):26-30.
10
侯孝海.
模式之辨[J]
.销售与管理,2008(11):32-32.
兰台世界(上旬)
2010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