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国情观在党探寻特色道路中的历史价值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鸦片战争后,无数先进的中国人在探寻救国救民道路中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最终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新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探索走中国特色道路的艰苦征程。中国特色道路始终贯穿着"摸着石头过河"的独特思维。中国共产党坚持反对"唯上"、"唯书"的机械主义和盲目照搬别国模式,矢志不渝地领导中国人民联系本国国情探索是中国特色道路成功的关键。
作者 马波
出处 《长沙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36-38,共3页 Journal of Changsha Universit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
  •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 4陈贤忠,汪青松.邓小平理论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 5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8-12-19(1-3).
  • 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 7.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 8中央党校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共引文献448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