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白马鸡生态习性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1992年4月~1994年7月在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直接跟踪观察白马鸡(Crosoptiloncrosoptilon)的四季垂直迁移活动、栖息地类型,日活动规律的结果,并对白马鸡与其它雉类的同群活动、繁殖期的结群现象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作者
格玛嘉措
董德福
龙文祥
机构地区
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出处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6-28,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Zoology
关键词
白马鸡
生活习性
活动规律
分类号
Q959.725 [生物学—动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132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93
参考文献
6
1
郑作新 谭耀匡 等.中国动物志·鸟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4.127-138.
2
卢汰春.藏马鸡繁殖生态研究[J].动物学报,1986,32(4):369-373.
3
格玛江初,董德福,龙文祥.
藏马鸡繁殖生态初步研究[J]
.野生动物,1995,16(6):8-12.
被引量:19
4
格玛江初,野生动物,1995年,88卷,6期,9页
5
卢汰春,动物学报,1986年,32卷,4期,369页
6
郑作新,中国动物志.鸟纲,1978年,4卷,127页
二级参考文献
8
1
刘焕金,卢欣.褐马鸡的地理分布、栖息环境及保护[J]动物学杂志,1988(05).
2
李桂垣.我国的特产雉类——蓝马鸡[J]动物学杂志,1988(02).
3
郑光美.黄腹角雉[J]动物学杂志,1987(05).
4
郑光美,赵欣如,宋杰,刘宗行,周洪青.黄腹角雉的繁殖生态研究[J]生态学报,1985(04).
5
卢汰春,刘如笋.褐马鸡生态和生物学研究[J]动物学报,1983(03).
6
张秀翔.访褐马鸡之乡——芦芽山[J]野生动物,1983(02).
7
郑生武,廖炎发.蓝马鸡的栖息地、活动、食性与繁殖研究[J]动物学报,1983(01).
8
张正旺.
国外白马鸡饲养种群的建立及近况[J]
.野生动物,1990(3):28-29.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19
1
王勇,卢福山.
青海马鸡血液指标和生化遗传标记的研究[J]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6):11-15.
被引量:8
2
王楠,贾非,郑光美.
白马鸡巢址选择的研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2):190-193.
被引量:19
3
王楠,贾非,郑光美.
白马鸡配对期两性行为的比较[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5):513-516.
被引量:8
4
王民.
藏马鸡的人工饲养与繁殖特征观察[J]
.畜牧与兽医,2006,38(1):28-29.
被引量:1
5
王民.
蓝马鸡和藏马鸡血清淀粉酶和酯酶同工酶酶谱[J]
.家畜生态学报,2006,27(5):101-103.
被引量:3
6
格玛嘉措.
藏马鸡引种驯化初探[J]
.四川动物,1997,16(4):175-176.
被引量:2
7
卢欣,郑光美,顾滨源.
马鸡的分类、分布及演化关系的初步探讨[J]
.动物学报,1998,44(2):131-137.
被引量:30
8
格玛嘉措.
德钦藏马鸡、淡腹雪鸡资源的开发利用[J]
.云南林业科技,1998(2):61-64.
被引量:3
9
吴逸群,刘迺发.
甘肃南部蓝马鸡的巢址选择[J]
.生态学杂志,2010,29(7):1393-1397.
被引量:17
10
蒋爱伍,原宝东,覃国乐,覃勇荣.
黑颈长尾雉生物学研究进展[J]
.生物学教学,2012,37(11):2-5.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32
1
卢欣.
Summer-autumn habitat use by Galliformes in a primary forest,southeastern Tibet[J]
.Chinese Birds,2012(2):113-117.
被引量:4
2
吴跃峰,张惠恋,刘书广,郝玉江,张录强,张岱瑗,卢鸿章,李春秋.
笼养黑琴鸡求偶炫耀期觅食行为的研究[J]
.动物学报,1997,43(S1):88-91.
被引量:1
3
贾非,王楠,郑光美.
冬季白马鸡群体夜栖地特征分析[J]
.生态学杂志,2005,24(2):153-158.
被引量:22
4
常城,刘发,王香亭.
暗腹雪鸡青海亚种活动规律及雏鸟羽毛生长和成体秋季换羽[J]
.甘肃科学学报,1994,6(1):77-81.
被引量:13
5
杨小波,林英,梁淑群.
海南岛五指山的森林植被Ⅰ.五指山的森林植被类型[J]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2(3):220-236.
被引量:25
6
李桂垣,张清茂,罗家泽,孟水明,牟万禄,林文昭,高华银.
喇叭河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调查[J]
.四川动物,1994,13(2):57-61.
被引量:6
7
王楠,贾非,郑光美.
白马鸡巢址选择的研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2):190-193.
被引量:19
8
贾非,王楠,郑光美.
白马鸡繁殖早期栖息地选择和空间分布[J]
.动物学报,2005,51(3):383-392.
被引量:29
9
高育仁,余德群.
白鹇海南亚种的生态和现状[J]
.Zoological Research,1995,16(4):353-358.
被引量:19
10
符国瑷,冯绍信.
海南五指山森林的垂直分布及其特征[J]
.广西植物,1995,15(1):57-69.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11
1
王楠,贾非,郑光美.
白马鸡巢址选择的研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2):190-193.
被引量:19
2
王楠,贾非,郑光美.
白马鸡配对期两性行为的比较[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5):513-516.
被引量:8
3
徐言朋,郑家文,丁平,蒋萍萍,蔡路昀,黄晓风,姚小华,徐向荣,余泽平.
官山白颈长尾雉活动区域海拔高度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
.生物多样性,2007,15(4):337-343.
被引量:22
4
周晓禹,王晓明,姜振华.
贺兰山石鸡越冬期栖息地的选择[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8,36(4):32-33.
被引量:7
5
宋凯,宓春荣,赵玉泽,杨南,孙悦华,徐基良.
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褐马鸡栖息地利用分析[J]
.动物学杂志,2016,51(3):363-372.
被引量:8
6
石树敏,王楠,李扎西姐.
白马鸡繁殖期等级行为和社群结构的社会网络分析[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3(3):137-144.
被引量:2
7
杨楠,李波,黄薇,王彬,郑天才,罗华林,杨孔,刘伟,鲁碧耕.
四川察青松多白唇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和区系分析[J]
.四川动物,2020,39(4):465-480.
被引量:12
8
邹博研,罗概,朱博伟,冉江洪,房超.
川西高原三种雉类与其捕食者赤狐的空间关系[J]
.生物多样性,2021,29(7):918-926.
被引量:5
9
杨楠,王彬,程跃红,钟雪,冯茜,胡强,金义国.
高山生态系统鸡形目鸟类群落的时空动态及生境选择:以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2,38(3):319-326.
被引量:1
10
尹为治,李佳灵,刘辉,王友强,方正,饶晓东.
生境因子对海南五指山白鹇和红原鸡分布的影响[J]
.动物学杂志,2022,57(4):544-55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93
1
龙帅,周材权,王维奎,峗薇,胡锦矗.
南充雉鸡的巢址选择和春夏季栖息地选择[J]
.Zoological Research,2007,28(3):249-254.
被引量:17
2
徐言朋,郑家文,丁平,蒋萍萍,蔡路昀,黄晓风,姚小华,徐向荣,余泽平.
官山白颈长尾雉活动区域海拔高度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
.生物多样性,2007,15(4):337-343.
被引量:22
3
孙治宇,刘少英,刘洋,赵杰,徐明友,倪刚,杨执衡.
四川海子山自然保护区大中型兽类多样性调查[J]
.兽类学报,2007,27(3):274-279.
被引量:4
4
闫永峰,朱杰,翟兴礼,倪自银,刘迺发.
高山雪鸡繁殖期觅食和警戒行为的性别差异[J]
.动物学杂志,2007,42(6):48-52.
被引量:16
5
杨楠,徐雨,冉江洪,张凯,岳碧松,李八斤.
四川雉鹑繁殖习性初报[J]
.动物学杂志,2009,44(2):48-51.
被引量:12
6
袁玲,张春兰,张海,符海豪,林贤梅,符运南,符明利,胡慧建.
原鸡海南亚种的巢址特征[J]
.Zoological Research,2009,30(4):457-462.
被引量:2
7
李宏群,廉振民.
陕西黄龙山自然保护区褐马鸡春夏取食地比较[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11):1-6.
被引量:4
8
陈俊豪,黄晓凤,鲁长虎,姚小华,余泽平.
白颈长尾雉与白鹇秋冬季空间生态位比较[J]
.生态学杂志,2009,28(12):2546-2552.
被引量:29
9
吴逸群,刘迺发.
甘南则岔林区蓝马鸡冬季昼间行为观察[J]
.动物学杂志,2010,45(3):67-71.
被引量:8
10
吴逸群,刘迺发.
甘肃南部蓝马鸡的巢址选择[J]
.生态学杂志,2010,29(7):1393-1397.
被引量:17
1
格玛嘉措.
白马雪山的矮岩羊[J]
.野生动物,2000,21(4):41-41.
被引量:5
2
曾治高,钟文勤,宋延龄,李俊生,赵雷刚,巩会生.
羚牛生态生物学研究现状[J]
.兽类学报,2003,23(2):161-167.
被引量:25
3
杨敬元,廖明尧.
神农架金丝猴活动行为的初步研究[J]
.科技信息,2006(01X):3-3.
4
黎大勇,任宝平,和鑫明,胡刚,李保国,李明.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响古箐滇金丝猴的食性[J]
.兽类学报,2011,31(4):338-346.
被引量:20
5
郑长英.
温度对南美斑潜蝇的发育及成虫日活动规律的影响[J]
.莱阳农学院学报,2002,19(1):54-56.
6
李绍兰,陈有为,杨丽源,胡卫红,方霭祺.
云南酵母菌的研究Ⅱ: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的酵母菌[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4(6):469-470.
被引量:7
7
黎大勇,任宝平,Cyril C.Grueter,周岐海,彭正松,魏辅文,李保国.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格花箐滇金丝猴夜宿地的季节性选择[J]
.兽类学报,2009,29(4):389-395.
被引量:10
8
麻连飞.
小蚂蚁大杀手[J]
.意林(少年版),2009(5):23-23.
9
昂翁次称.
人与猴─—白马雪山考察手记[J]
.森林与人类,1996(1):16-19.
10
夏万才,黎大勇,范元英,冯昊,李艳红,胡杰.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响古箐地区鸟类区系与资源的初步调查[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5(4):339-349.
被引量:6
动物学杂志
199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