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内经》五脏五味理论看方剂配伍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内经》中五脏五味理论对后世方剂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从五味所入、五脏苦欲补泻的方面阐述了《内经》药物性味组方原则,并列举了后世在此指导下的配伍严谨,适用有效的方剂,剖析其配伍理论。
作者
粟栗
机构地区
长春中医药大学方剂教研室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55-1256,共2页
Liaon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内经
五味五脏
方剂配伍
分类号
R22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36
同被引文献
54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8
参考文献
5
1
.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538-539.
2
黄帝内经灵枢经释义[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0:817.
3
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2..
4
包来发.李中梓医学全书·医宗必读[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254.
5
郭君双.吴昆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266.
共引文献
236
1
梁嵘.
1949年以前中医舌诊学术发展历程的探究[J]
.自然科学史研究,2004,23(3):257-273.
被引量:10
2
周厚广,鲍远程.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4,2(10):593-596.
被引量:11
3
姚春鹏.
《周易》与《黄帝内经》[J]
.周易研究,2001(4):89-96.
被引量:5
4
徐仪明.
论程朱对《内经》心理思想的阐发与应用[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21(1):22-26.
被引量:1
5
夏克平.
论肝纤维化的中医病证类属及防治[J]
.中医研究,2005,18(6):7-9.
被引量:2
6
李海峰,陈农.
《素问·痹论》藏府痹小考[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35(1):39-41.
被引量:1
7
张效霞,王振国.
通调水道考析[J]
.中医药学刊,2005,23(9):1627-1629.
被引量:7
8
范喜军.
以哲学思维方式点击中医学[J]
.中医药学刊,2005,23(9):1660-1661.
被引量:1
9
张胜.
羚角钩藤汤中桑叶、菊花配伍意义探析[J]
.吉林中医药,2005,25(10):52-53.
被引量:4
10
宋建平,田黎,马莉娜.
肺痿概念及证治源流[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0(6):71-73.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54
1
孙伟正.
中医衰老学说[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5,3(1):3-6.
被引量:3
2
程昭寰,王永炎.
试论《内经》方剂气味配伍理论及意义[J]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4,6(4):44-46.
被引量:11
3
刘芝兰.
自由基与衰老及延缓衰老药物干预[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5,11(2):192-192.
被引量:14
4
王春霖,郭芳,王永利.
自由基与衰老[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5,26(4):308-311.
被引量:34
5
杜怀棠,周丽珍.
近10年中医衰老学说研究述评[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18(2):2-7.
被引量:47
6
吴嘉瑞,张冰,常章富,仁谦.
相恶涵义的历史演变[J]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5):1219-1220.
被引量:8
7
赵怀舟,贾颖,赵尚华,王红梅,张恒,王小芸.
中药七情合和理论的发展沿革[J]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4):1898-1901.
被引量:3
8
吴嘉瑞,张冰,常章富,刘斌,魏雪莲.
人参与莱菔子配伍后人参皂苷Rg_1含量变化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79-80.
被引量:17
9
何泽民.
中药原创配伍组方规律的探讨[J]
.中医杂志,2006,47(9):648-650.
被引量:4
10
韩超,潘竞锵,郭凤莲.
从中西医抗衰老研究现状初探桂枝汤及其加桂汤和加芍药汤的抗衰老作用[J]
.中国实用医药,2006,1(1):26-28.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5
1
陈少泽,唐迎雪,梁晓东.
论中药配伍关系中的相恶配伍[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2):105-106.
被引量:4
2
唐哲,鞠宝兆.
“人口老龄化”挑战下《黄帝内经》抗衰老理论探析[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8):1872-1875.
被引量:4
3
何流,孙鑫,钱会南.
《黄帝内经》方剂理论体系框架基本要素探析[J]
.辽宁中医杂志,2017,44(12):2538-2541.
被引量:6
4
白正学.
国医大师薛伯寿应用“木郁达之”治疗验案探析[J]
.现代中医药,2021,41(1):56-59.
被引量:4
5
李爱平,田源.
从阴阳浅析五脏与五味的关系指导临床方剂的配伍[J]
.中医学,2024,13(8):1968-1973.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秦丹,吴嘉瑞,李海娜,杨瑞,张冰,张晓朦,顾浩,王苹.
基于数据挖掘的七情配伍“相恶药对”药性组合规律研究[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3,35(9):821-823.
2
鲍晓敏,封雨倩,史晓,施丹.
中医药抗衰老研究之传承与创新[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10):140-142.
被引量:7
3
鲍晓敏,史晓,沈雁.
从“肾”论治老年衰弱综合征[J]
.陕西中医,2019,40(8):1098-1100.
被引量:18
4
王涵,顾成娟,赵林华,仝小林.
从仝小林三味小方谈现代临床遣方用药思路[J]
.吉林中医药,2020,40(1):1-4.
被引量:6
5
黄钰芳,杨志军,邵晶,杨秀娟,曹瑞,颜春鲁,曹强.
不同配伍比例下生姜对黄芩中化学成分溶出率的影响[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20,37(17):2086-2092.
被引量:9
6
刘仕琦,王烨燃.
李冀“医之悟”与“方之变”学术思想与临床应用[J]
.辽宁中医杂志,2020,47(11):50-52.
被引量:3
7
孟凯华,齐涵,陈民.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养老奉亲书》中食疗治疗老年疾病用药规律[J]
.河南中医,2021,41(4):537-541.
被引量:2
8
谢慧,赵小君,张玉箫,邓新星.
黄芪介导PGC-1α/Nrf2通路对年龄相关听力损失保护作用的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2,28(8):1249-1253.
被引量:4
9
朱亮.
《中药学》与《方剂学》教材课程体系比较[J]
.科学咨询,2022(15):123-125.
10
张瑞欣,杨志军,黄蓉,崔彦红,李一洁,杨秀娟,闫潇.
不同配比生姜-黄芩药对对胃寒证模型大鼠能量代谢酶、胃肠动力及脑肠肽的影响[J]
.中医杂志,2022,63(22):2162-2169.
被引量:3
1
温素萍.
张仲景对《内经》五味理论的运用与发挥[J]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4,11(1):1-4.
被引量:4
2
童学彪,谭一松.
《内经》五味理论应用浅析[J]
.中医函授通讯,1992,11(6):11-12.
3
汤尔群,黄玉燕.
《黄帝内经》五味初探[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2):117-118.
被引量:7
4
李祥华.
《黄帝内经》对五味理论的认识[J]
.中国中药杂志,1992,17(2):114-117.
被引量:6
5
谷建军,贾立龙,李然,李海波.
中药五味的物质基础初探[J]
.山东中医杂志,2011,30(6):422-424.
被引量:7
6
唐瑛,王科闯,沈宏春,万鹏,赖宇,张琦.
《内经》五味理论在《金匮要略》历节病中的运用[J]
.辽宁中医杂志,2012,39(4):641-642.
被引量:1
7
秦旭华,金沈锐.
“五味”理论废存浅议[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3):732-733.
被引量:5
8
邢玉瑞.
《内经》五味理论及其临床应用[J]
.现代中医药,2007,27(1):15-17.
被引量:10
9
闫晋芳.
浅谈中药五味在临床中的意义[J]
.山西中医,2009,25(S1):55-55.
10
刘宏兰.
五苓散配伍中四性五味理论的应用分析[J]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9):94-95.
被引量:1
辽宁中医杂志
2010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