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负激励机制在管理中的悖论 被引量:4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纵观激励机制理论研究,作者的研究多侧重于正激励,而非负激励。事实上,在检索的文献中,负激励的字样经常出现在对于正激励的研究文献中,而且涉及到的内容也很少,即使有,作者一般都强调谨慎使用。因此,单独研究负激励的文章就更少了。本文从负激励的角度出发,找出其理论依据,并通过对我国高校普遍引入负激励机制的考查阐明:惩罚性的负激励不宜在管理中应用,尤其是对从事难以量化的科学研究的科研及教师队伍。
作者 孙成芳
出处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7-11,共5页 Journal of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自筹项目(2008Z074)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邵建平,曹凌燕.试论威胁激励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B/OL].http://hr.mainone.com/renliziyuan/2006-06/29221.htm.
  • 2雷恩,丹尼尔·A.管理思想的演变(中译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3.
  • 3布赖恩·克莱格.即时激励(中译本)[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 4Zenger,T.R.& Marshall C.R.Determinants of Incentive Intensity in Group-Based Rewards[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Vol.43,No.2.(Apr.,2000),149-163.
  • 5Oliver,P.Rewards and Punishments as Selective Incentives for Collective Action: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s[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85,No.6.(May,1980),1356-1375.
  • 6王询.组织内人工设计激励机制的不完备性、激励偏差与激励强度[J].财经问题研究,2006(5):3-11.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21

  • 1詹森 麦克林.专门知识、一般知识和组织结构[A]..契约经济学[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 2阿尔钦.产权:一个经典注释[A]..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 3钱德勒.看得见的手(中译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 4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中译本)[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 5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中译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 6让-雅克·拉丰,大卫·马赫蒂摩.激励理论(第一卷)(中译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 7Paul Milgrom John Roberts.Economics,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M].Prentice Hall,1992.
  • 8本特·霍姆斯特罗姆,保罗·米尔格罗姆.多任务委托代理分析:激励合同、资产所有权和工作设计[A].路易斯·普特曼,兰德尔·克罗茨纳.企业的经济性质(中译本)[C].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 9艾尔钦,德姆塞茨.生产、信息成本和经济组织[A].路易斯·普特曼,兰德尔·克罗茨纳.企业的经济性质(中译本)[C].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 10路易斯·普特曼.所有权和企业性质[A].路易斯·普特曼,兰德尔·克罗茨纳.企业的经济性质(中译本)[C].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共引文献10

同被引文献52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1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