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不扬弃斯大林模式是导致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如何评判斯大林模式,在我国一直有着不同的看法。这里着重分析两个问题:一是论述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这是由于对斯大林模式的制度性与根本性的弊端没有进行根本性改革的结果;二是阐明中国30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是由于通过改革、突破斯大林模式、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取得的。
作者
陆南泉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
出处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3-25,共3页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关键词
斯大林模式
苏联剧变
根本原因
分类号
K512.5 [历史地理—世界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2715
同被引文献
6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11
1
.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28-429.
2
米·吉拉斯:同斯大林的谈话.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89.
3
尤里·阿法纳西耶夫,王复士等译.别无选择.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4:584.
4
格·阿·阿尔巴托夫,徐葵等译.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133.
5
普京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5.
6
托尔·多·日夫科夫,吴锡俊等译.日夫科夫回忆录.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226-229.
7
胡绳全书(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0.
8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9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0
大变动大调整大外交—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形势、国际关系及我国对外工作的认识和体会[J].学习时报,2007—01-09.
共引文献
2715
1
张定鑫,涂为国,刘小兰,生修雯.
十年建设时期毛泽东哲学思想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J]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7,17(3):13-16.
2
宋娜.
坚持正确价值取向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9(1):1-2.
3
白雪峰.
浅谈和谐理念下的大学生“三观”教育[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9(1):99-101.
被引量:2
4
陈文新.
政治资源配置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
.理论观察,2007(6):15-17.
被引量:2
5
于伟峰,商植桐,于雪梅.
邓小平荣辱观与中国社会进步[J]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7,9(5):49-52.
6
崔健,高珊.
十七大语境下“解放思想”的时代内涵[J]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7,9(6):12-14.
7
黄一诚.
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更高程度的解放[J]
.改革与战略,2007,23(8):136-139.
被引量:1
8
李敏.
论当代中国的后发优势[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33-36.
被引量:1
9
张永波,谭诚.
西欧社会民主党组织体系演变的当代价值启示[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70-73.
10
姚建军.
毛泽东调动人民积极性思想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6):34-37.
同被引文献
65
1
马龙闪.
马龙闪:应坚持“突破论” 否定“混同论”[J]
.理论导报,2009(5):4-4.
被引量:1
2
吴小妮.
道是无情却有情——毛泽东与胡适[J]
.春秋,2001(1):4-7.
被引量:1
3
沈宗武.
斯大林模式重评——必要性、方法及其他[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1):59-64.
被引量:6
4
周新城.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辩析[J]
.学术探索,2004(8):69-74.
被引量:6
5
大卫·科兹,刘海霞.
论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1):89-90.
被引量:9
6
高放.
汲取苏共兴亡经验,掌握执政三大法宝——共产党执政规律要领[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7(2):4-8.
被引量:2
7
刘杰.
中国式民主与西方式民主的比较研究[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11):25-30.
被引量:16
8
沈宗武.
斯大林模式与苏共垮台、苏联解体关系辨析[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6(6):90-93.
被引量:3
9
王冕.
再论斯大林模式——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4(5):133-137.
被引量:1
10
左凤荣.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对斯大林—苏联模式的否定[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1):11-16.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4
1
孙利国.
新世纪以来中国对“斯大林模式”研究综述[J]
.中共党史研究,2011(2):100-107.
被引量:1
2
高继文.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的关系[J]
.理论学刊,2011(4):15-19.
被引量:3
3
高继文.
历史地辩证地评价斯大林和斯大林模式——兼与李伟、曾昭禹先生商榷[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6(3):3-10.
被引量:1
4
蒋德海.
“中国式民主”的好坏要由民主来检验——与高民政教授商榷[J]
.探索与争鸣,2014(2):34-4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8
1
樊欣.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几位重要人物研究介评[J]
.海派经济学,2023,21(4):187-203.
2
王宇,董雪楠.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理论及影响[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1(8):391-392.
3
刘莹.
论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影响[J]
.世纪桥,2012(23):66-67.
4
段德敏.
民主的核心要素是政治参与——兼与唐亚林教授商榷[J]
.探索与争鸣,2014(12):46-51.
被引量:1
5
韩芳.
苏联解体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启示[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5(3):61-63.
6
李涛,侯德泉.
十年来中国式民主研究述评[J]
.党政干部学刊,2016(3):18-22.
被引量:1
7
郑吉峰.
近年来“中国式民主”研究评述[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0(5):84-94.
8
曾泓霖.
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思想研究[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2):1-6.
1
杨宪福,张惠玲.
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相关理论的关系[J]
.济宁学院学报,2008,29(4):14-18.
2
阎志民.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低潮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崛起[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99(5):13-17.
被引量:5
3
王越芬,许丹丹.
论斯大林模式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启示[J]
.世纪桥,2009(7):29-29.
被引量:2
4
宋福范.
从战略上把握现阶段我国腐败的基本特点[J]
.科学社会主义,2000(3):54-58.
5
潘正祥,詹德斌.
苏共亡党亡国的历史启示[J]
.中国社会发展战略,2002(3):34-39.
6
杨荣.
从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看苏联剧变[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1):56-58.
7
李瑞琴.
如何探究苏联剧变的根源[J]
.理论探索,2007(5):41-45.
8
李冬.
浅析斯大林模式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J]
.北方文学(中),2012(6):242-242.
9
叶书宗.
只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才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
.探索与争鸣,2012(4):6-8.
被引量:1
10
肖枫.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斯大林模式[J]
.科学社会主义,2015(5):118-127.
被引量:2
探索与争鸣
2010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