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德汉隐喻的认知差异及翻译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从中德两国人民认知特点出发,阐述了当前学术界对认知和隐喻之间关系的研究现状,重点选取地理环境、传统习俗、历史故事三个角度对德汉隐喻修辞中包含的认知差异进行了对比和论述。通过研究,展现了汉德两种语言独特的民族性、文化内涵和两国人民认识世界、思维表达的不同之处。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索了两种语言对同一事物进行隐喻时运用同一范畴内不同喻体表达的情况及可能的翻译结果。
作者 王晓卿
出处 《宿州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67-69,109,共4页 Journal of Suzhou University
基金 安徽农业大学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9zs24)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3-5.
  • 2师燕君.认知角度下的德语隐喻以及对德语习得的思考[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2):83-86. 被引量:1
  • 3杨文革.思维方式与德汉语言差异[M] //刘越莲.德汉语言对比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344-351.
  • 4夏正标,沈勤.德语成语文化背景溯源[J].德国研究,2001,16(4):50-56. 被引量:4
  • 5张健琪.德汉翻译基础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86.
  • 6皇甫宜均.熟语中的中德文化异同[M] //刘越莲.德汉语言对比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331-343.

二级参考文献3

  • 1[1]UNGERER F,SCHIMID H 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London and New York:Longman,1996:114.
  • 2[3]SCHMIEDER,CHRISTIANE.Spermien und das Meer.Metaphernanalyse als qualitative Methode[EB/OL].[2008-01-19].http://www.soziologie.uni-freiburg.de/Personen/Kruse/Metaphernanalyse_Schmieder_Juni2006.pdf.2007.
  • 3[4]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107.

共引文献3

同被引文献5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