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院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证变化分析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观察剖宫产率及其指证的变化,探讨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方法:对2005年1月—2009年12月2126例住院分娩产妇的剖宫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指证放宽,社会因素、胎儿因素等成为剖宫产的主要指证。结论:剖宫产率升高无医学指证呈上升趋势,应多渠道宣传自然分娩,正确掌握剖宫产指证,降低剖宫产率,保障母婴身心健康。
作者
赵文琳
机构地区
太原市迎泽区产科医院
出处
《临床医药实践》
2010年第8期602-603,共2页
Proceeding of Clinical Medicine
关键词
剖宫产指证
剖宫产率
分析
分类号
R714.7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736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4
1
黄醒华.
剖宫产的现状与展望[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5):259-261.
被引量:615
2
郝建春.
人为因素剖宫产临床调查研究及护理对策[J]
.实用护理杂志,2002,18(3):28-29.
被引量:27
3
宇文贤.关于引产指证的探讨.中华妇产科杂志,1985,20(1):8-10.
4
杨瑜麟.
3475例剖宫产指征分析[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5):281-283.
被引量:117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李安良,谭惠芳.
剖宫产儿产伤骨折:附9例报告[J]
.实用妇产科杂志,1989,5(2):93-94.
被引量:2
2
鲁小红,黄醒华.
剖宫产率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系[J]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4,29(8):453-455.
被引量:132
3
侯锦蓉,凌萝达.
对枕后位进展过程的研究[J]
.中华妇产科杂志,1989,24(1):15-18.
被引量:23
4
郑平,黄醒华,王淑珍.
35年剖宫产率及适应证的变化[J]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6,31(3):142-145.
被引量:226
5
焦书竹 冷振风.剖宫产严重并发症[J].中华妇产科杂志,1986,21(4):205-205.
6
任德麟.胎儿窘迫和剖宫产问题[J].实用妇产科杂志,1989,5:305-305.
7
于玫 欧阳瑛.对妊娠大于41周孕妇实行计划分娩404例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1988,23(4):208-208.
8
宇文贤.关于引产指征的探讨[J].中华妇产科杂志,1985,20(1):8-10.
9
赵焕章.剖宫产指征的变迁[J].实用妇产科杂志,1989,5(2):59-59.
10
李维敏.晚期妊娠引产方法的探讨[J].中华妇产科杂志,1985,20(1):15-15.
共引文献
736
1
田明丽,方渝,李霞.
中药熏洗疗法应用于剖宫产术后的临床观察[J]
.临床研究,2014,22(6):135-136.
被引量:1
2
李巧云,邱贵华,刘永红.
5年剖宫产率及指证变化的临床分析[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10):85-85.
被引量:2
3
黄金芬.
6年剖宫产率升高原因分析[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8):220-221.
4
田惠泽.
770例剖宫产手术指征分析[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4):155-155.
5
彭玲玲.
我国剖宫产情况及对母婴结局影响[J]
.今日健康,2016,15(11):300-300.
6
管美琴.
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对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3):3445-3446.
被引量:10
7
姜亭立.
我院857例产科患者剖宫产指征分析[J]
.实用药物与临床,2006,9(6):380-381.
8
李学军,何艳琴.
949例剖宫产指征分析[J]
.中国医师杂志,2003,5(S1):55-56.
9
王莉.
2224例剖宫产指征分析[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08,14(6).
10
赵海波,李红菊,程晓华,邱玲,赵军,张雪娇,李艳春.
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探讨[J]
.海南医学,2008,19(S2):13-14.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20
1
李巧云,邱贵华,刘永红.
5年剖宫产率及指证变化的临床分析[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10):85-85.
被引量:2
2
胡进霞,齐鑫.
10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J]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6):775-776.
被引量:23
3
段涛.
剖宫产临床应用现状与思考[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10):721-723.
被引量:106
4
文天莲.
10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232-233.
被引量:14
5
虞炜萍,施爱萍.
5年间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变化的分析[J]
.中外医疗,2009,28(26):35-36.
被引量:1
6
丁英娴,张秋芬,李秀莲,常福梅.
10年间剖宫产率升高的临床分析及措施探讨[J]
.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8):2474-2475.
被引量:5
7
张为远.
中国剖宫产现状与思考[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27(3):161-163.
被引量:167
8
赵宗仙.
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的相关因素临床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1,9(26):113-114.
被引量:4
9
陆翠英,张小玲,许秀明,刘月美.
急症剖宫产临床应用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2,9(5):129-131.
被引量:5
10
吴方银,张燕,肖兵,熊庆.
四川省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现状分析[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3):187-190.
被引量:56
引证文献
2
1
陈专.
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变化探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5):119-121.
被引量:3
2
黄勤.
剖宫产手术指征变化及剖宫产率的临床分析[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8):73-74.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7
1
郑媛媛,邹丽颖,范玲.
新产程标准实施后产程中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及母儿预后分析[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6,51(4):245-249.
被引量:81
2
李艺平,汪东霞,余艳萍.
实施新产程标准后首次剖宫产率、指征的变化及母儿预后分析[J]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7,45(2):86-89.
被引量:15
3
成静,惠艳,王艳,田莉.
产褥期营养保健宣教对剖宫产后便秘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13):180-181.
被引量:2
4
张蓉.
2010年3月~2014年7月我院剖宫产率和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及其影响因素探讨[J]
.中国当代医药,2018,25(17):97-99.
被引量:2
5
关春华.
剖宫产手术指征变迁与剖宫产率的变化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8):43-44.
被引量:3
6
袁华云,陈奎霖.
彝族地区孕妇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海南医学,2020,31(3):329-332.
被引量:8
7
韩瑞华.
产程中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及母儿预后比较[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5):702-704.
被引量:4
1
侯燕惠,李丹.
527例剖宫产指征分析[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02,15(5):326-327.
2
陈洁.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探讨[J]
.当代医学,2015,21(1):25-26.
3
普竹梅,杨莉.
产科子宫切除25例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6):156-156.
4
许红霞,吕晋擘.
胎心监护对剖宫产率的影响[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9,26(5):591-592.
5
李丙英.
剖宫产率增高的社会原因分析[J]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6):1935-1935.
6
袁靖君.
剖宫产瘢痕妊娠12例临床分析[J]
.临床医药实践,2011,20(9):666-668.
7
王霞,章焕华.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3例临床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6):144-145.
8
吴慧玲.
羊水过少对围产儿的影响及处理[J]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4):332-333.
9
谢莲华,刘丽霞,唐筱球.
基层医院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0):1468-1469.
被引量:4
10
冀晓利.
医院5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分析[J]
.中国伤残医学,2014,22(14):130-131.
被引量:2
临床医药实践
2010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