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价值预设与历史决定论的困境——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的理论反思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近年来,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逐渐从人们的学术视野中淡出,许多学者刻意回避甚至否定这一问题。回避或否定并不等于超越,只要隐含在古史分期问题背后那些深层次的原因、那些问题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揭示,就说明我们并没有真正地实现对这一问题的超越。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近代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了一种特定的信念-观念结构,在这种信念-观念结构中,历史可以证明、决定未来及其价值取向,同样,未来及其价值取向可以回溯、还原历史,历史与未来、历史与价值完全是同一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不过是这一信念-观念结构的表达形式。正是这样一种信念-观念结构及其表达形式,长期支配和影响了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
作者 牛方玉
出处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9-127,共9页 DongYue Tribune
基金 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06Z52)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陈邦国.中国历史发展的道路[J].读书杂志,1931,1(4).
  • 2张东荪.《关于社会主义的讨论·东荪先生“再答颂华兄”》[J].新青年,1920,8.
  • 3杜荃.《读<中国封建社会史>》[J].新思潮,1929,(2).
  • 4胡秋原.《略覆孙俾君并略论中国社会之性质》[J].读书杂志,1932,2(2).
  • 5梅思平.中国社会变迁的概略[J].新生命,1928,1(11).
  • 6李麦麦.评郭沫若底'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读书杂志,1932,2(6):1-30.
  • 7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第44页.
  • 8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第14页.

共引文献2

同被引文献4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