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超越表征:中国话语的诠释传统及其当下观照 被引量:20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多年以来,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西方人以表征语言来解释中国,且成为中国人理解自身文化的范式,遮盖了中国文化的本初内涵。中国话语具有突出的诠释传统,它超越表征语言的局限,通过微言、微意的叙事风格,开辟出大量让人们在行动中领悟世界的解读空间,对语言中的人为价值判断保持高度警惕并加以消解。这种微言大义式的言说方式在中国话语的现代化过程中逐渐削弱,但仍然对中国当下话语实践产生重大影响。在跨文化沟通和国际政治对话中,这一特征既表现出中国话语的力量,又是许多误解的根源。因此,从跨文化的角度,从中国古代经典入手解读中国诠释性话语的来由,指出它对当下的影响,厘清它与种种现代人构建的中国表征话语之间的界线,具有重要的意义。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3,共9页 Literature,History,and Philosoph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 1公羊寿传、何休解诂、徐彦疏、蒲卫忠整理、杨向奎审定.《春秋公羊传注疏》,载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61页.

引证文献20

二级引证文献19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