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当归命名含义及其药理学特点的认识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当归,是临床常用药,俗有“十方九归”之说。在我国第一部本草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中,他被列为既能祛邪又可补虚的中品;在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则被列为草部芳草类56种药物之首。当归在伤科的应用也极为广泛,北京丁继华教授曾对11~1...
作者
秦克枫
机构地区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正骨研究所
出处
《中医正骨》
1999年第1期59-60,共2页
Th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
关键词
当归
命名
药理
中药
分类号
R282.710.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11
1
张国安,陈声晶,郭淑敏.
接骨膏的质量与配制工艺研究[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1994,3(5):15-18.
被引量:8
2
李佳,张智俊,周长芳,田兴军.
明日叶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6,42(6):1142-1142.
被引量:18
3
阴健,郭力弓.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J].北京:北京学苑出版社,1993,:121.
4
陈佑邦.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4.201-2002.
5
李国华.一清胶囊治疗血栓性外痔32例[J].吉林中医药,2001,2:17-17.
6
尤黎明. 内科护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90-91.
7
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4~169.
8
李海燕,王小敏,李维林,吴文龙.
树莓品种‘Kivigold’组培快繁技术体系建立[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4):203-207.
被引量:7
9
黄伟晖,宋纯清.
当归的化学和药理学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2001,26(3):147-151.
被引量:141
10
訾慧.
中药降香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3,5(2):90-91.
被引量:63
引证文献
7
1
王策.
伤痛宁治疗创伤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
.中医正骨,2005,17(1):33-34.
2
谭春琼.
接骨膏伤痛宁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的效果观察[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4):113-113.
被引量:3
3
谭春琼.
接骨膏伤痛宁外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观察与护理[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30):4535-4536.
被引量:4
4
饶晓明,李清萍,罗昭娜.
复方当归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褥疮33例[J]
.江西中医药,2008,39(12):40-40.
5
左利娟,石进朝.
当归组织培养技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71-173.
被引量:6
6
饶晓明,李清萍,胡敏.
复方当归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褥疮的临床研究[J]
.内蒙古中医药,2008,27(9X):13-13.
7
柯玮.
当归注射液治疗血栓性外痔480例[J]
.时珍国医国药,2004,15(6):351-351.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陈国安.
血栓性外痔的治疗近况[J]
.中医文献杂志,2008,26(6):51-54.
被引量:1
2
董青军,郭修田,黄鸿翔,曹永清.
中医药治疗外痔的研究进展[J]
.中国肛肠病杂志,2010(2):48-50.
被引量:2
3
钱丽萍,戴桂兰,阙慧卿,林绥.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外用制剂的研究概况[J]
.海峡药学,2010,22(8):140-143.
被引量:8
4
陈长东,荆宗昌.
当归水提液制备方法的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4):11-11.
被引量:1
5
王娜,柳越冬.
浅谈炎性外痔的治疗[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2,19(2):31-32.
被引量:1
6
张伟平.
莎草无性系的建立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429-6430.
被引量:3
7
李丽.
新癀片外敷治疗血栓性外痔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6):995-995.
被引量:5
8
吴永娜,胡静,王引权,李剑,张金林.
当归肌动蛋白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
.中草药,2012,43(12):2485-2489.
被引量:15
9
田朝晖,周建华,肖锋,陈龙全.
复方独正杆接骨膏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30(2):82-84.
被引量:8
10
高素芳,张延红.
当归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研究[J]
.中国现代中药,2014,16(5):362-366.
被引量:1
1
沈雪勇.
十二经命名含义及其与脏腑阴阳的关系探析[J]
.天津中医,1996,13(6):33-33.
被引量:3
2
林悦君,林旭文,倪少义,吴翔.
大黄的传统用法与现代药理学特点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2014,4(13):89-91.
被引量:9
3
张树剑,赵京生.
督脉名考释[J]
.中医研究,2008,21(4):59-61.
被引量:4
4
陈然然,刘延祥,郭永明.
古代星象文化对中医针灸学穴名的影响[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24):166-166.
被引量:1
5
朱选文.
他达拉非和伐地那非对“无反应者”的治疗策略——一项实践研究[J]
.中华男科学杂志,2008,14(11):1055-1055.
6
许楠,王旭,王栋颖.
扶芳藤药理学研究进展[J]
.河南中医,2014,34(6):1179-1181.
被引量:7
7
徐亮,何军林.
扫描新的化学分子及其药理学特点[J]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6,33(1):71-71.
8
王淑兰.
从黄连及其复方古今临床应用发掘现代临床新应用[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23):31-31.
被引量:2
9
顾之燕.
盐酸氮斯汀鼻喷剂治疗变应性鼻炎[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40(9):717-720.
被引量:27
10
蒙一纯,丁霞,贲长恩,郭顺根.
由复方中单一组分微小效应引发的对中西医结合理论的思考[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3(2):6-7.
被引量:3
中医正骨
199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