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收入增长与结构性贫困:近代冀中定县农家生活的量化分析 被引量:1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20世纪上半期冀中定县的农家生活状况,为近代中国农民生活水平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例证。在此时期,农家收入有所增加,但因占有或耕种土地面积的不同,又有一定的阶层之别,只是这种差别不是特别悬殊而已。农家收支水平也有些微改善,但入不敷出的农户仍占一定比例,显示了总体平衡和部分不平衡的实态。农家生活如以恩格尔系数衡量,几都属于绝对贫困型。但与恩格尔定律有别的是,收入较少、处于饥饿状态下的农民,其恩格尔系数并不必然高于收入较高的家庭,食品比例的增加反而意味着生活的改善。由此,恩格尔定律应做一定程度的调整。当时的人均摄入热量和蛋白质,以现代营养学标准衡量,虽有一些差距,但不是很低。当然,更要看到问题的另一面,即:食品消费结构的严重失衡,如食粮占绝对优势,且以杂粮为主,肉蛋、调味品极为少见,这显属低级生存性消费。农民的穿着也非常糟糕,居住以土房居多,卫生条件极其低劣。诸如此类,恐怕是农民营养指标尚可但寿命仍然很低的原因。总之,所谓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或不断恶化的观点皆值得进一步推敲。
作者 李金铮
出处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5-120,共16页 Modern Chinese History Studies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7BDJ008)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06JA77002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07JJD840188)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5

  • 1张折桂.《定县大王耨村人口调查》[J].社会学界,1930,5:97-97.
  • 2鲁绍柳.《定县北西各村农民经营粉条副业之状况》[J].民间,1936,2(21):10-10.
  • 3李景汉.《定县社会概况调查》,北京,1986.
  • 4河北县政建设研究院.《县单位卫生建设初步方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236/115.
  • 5柯向峰.《中国贫穷人口之估计》[J].新社会科学季刊,1931,1(4):176-176.
  • 6郑起东.再论近代华北的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兼与刘克祥先生商榷[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1):97-117. 被引量:11
  • 7李金铮.《传统惯性与现代刺激:从冀中定县论近代中国农村家庭手工业之存续》.
  • 8《定县八区翟城土改后变化概况》(1951年9月),定县档案馆藏,革命历史档案,第57卷.
  • 9杜修昌.《农家经济分析:1936年我国四个地区177农家记帐研究报告》,第2,21,42,45,59-60页.
  • 10《农家收支调查表》(1949年7、8、9月),定县档案馆藏,革命历史档案,第60卷.

共引文献103

引证文献17

二级引证文献5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