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大众”的角色扮演与群体互动——网络舆论传播主体分析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网络“大众”的崛起 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一支全新的“大众”队伍正浮出历史地表。从1998年印尼排华事件,到推动中国城市收容遣送制度改革的“孙志刚案件”,再到2009年上海“钓鱼执法事件”、南京“徐宝宝”案,无一不活跃着他们的身影与声音。虚拟空间的充分赋权导致这支新的、具有强烈平民色彩的“大众”队伍本身成为一个巨大的“话语源”,
作者 张秀敏
机构地区 北华大学文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71-272,共2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基金 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09]第343号)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cn/.
  • 2建达.《把孙志刚当作我们自己》,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guandian/27/20030610/1012942.html.
  • 3郭于华.“弱者的武器”与“隐藏的文本”——研究农民反抗的底层视角[J].读书,2002(7):11-18. 被引量:155
  • 4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37页.
  • 5《有效防范和避免“广场效应”》[J].凤凰周刊,2008,(2).

同被引文献24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