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1-22,共2页
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
同被引文献92
-
1蔡骐,蒋丹霞.荧屏反腐的盛与衰[J].东南传播,2007(3):34-36. 被引量:3
-
2刘占虎.传统语境中的文化剩余与当代中国文化自觉——“百年中国”文化钩沉[J].浙江社会科学,2013(8):18-28. 被引量:14
-
3魏红梅.试论反腐题材电视剧中的“清官意识”[J].电影文学,2007(6):40-41. 被引量:1
-
4王玉明.完善选举制度 促进廉政建设[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1,5(5):26-31. 被引量:1
-
5刘彦昌.治理官场“潜规则”:廉政文化建设不能缺位[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7(2):15-19. 被引量:6
-
6佟怀志.民主与法治的冲突及其均衡——现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模式初探[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5):39-43. 被引量:20
-
7李璀,曾欢欢.从《大江东去》看反腐题材电视剧对培养理论的应用[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23(2):107-109. 被引量:3
-
8吴光.廉政的内涵与中国廉政建设的历史经验[J].浙江社会科学,2006(3):63-65. 被引量:47
-
9朱光磊,盛林.过程防腐:制度反腐向更深层次推进的重要途径[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13-20. 被引量:21
-
10程学童,吕朝晖.试论潜规则与腐败的互动现象[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6,28(5):55-58. 被引量:4
引证文献13
-
1包兴荣.试论清除官场不良潜规则与推进反腐倡廉建设[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1(2):12-17.
-
2黎民,曹鲲.廉政的约束条件及社会机制探析[J].学术界,2011(4):47-55. 被引量:1
-
3杨建国.论封堵“贪官外逃”的网络建构[J].党政干部学刊,2011(5):57-59.
-
4包兴荣.清除官场不良潜规则 推进反腐倡廉建设[J].廉政文化研究,2011,2(2):72-79.
-
5杨建国.“贪官外逃”现象论析与回应方略[J].理论探讨,2011(5):127-130. 被引量:1
-
6石国亮.当代中国廉政建设的新观察与新思考--廉政建设的宏观考察[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2(3):5-11. 被引量:4
-
7刘占虎.制度反腐、过程防腐与文化倡廉——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探索与思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66(1):192-198. 被引量:39
-
8胡洪彬.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的社会资本探析[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4(4):96-100. 被引量:2
-
9莫晓娥.关于反腐廉政成效的思考[J].人间,2015,0(25):45-45.
-
10王辉.我国宪法与廉政制度建设[J].法学论坛,2016,31(2):22-3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52
-
1段楚,张祥云.学术评价:以原创性为根本导向[J].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4(1):36-56.
-
2吴心喆,肖龙.遭遇腐败的经历、反腐败评价与制度支持——基于2015年度中国城乡社会治理调查数据的分析[J].复旦政治学评论,2021(1):84-106.
-
3廖志文.贵港至合浦公路建设项目征地拆迁廉政建设措施[J].东方企业文化,2014(4):206-206.
-
4刘兴鹏.香港廉政公署反贪倡廉机制及其启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16(3):36-38.
-
5蓝莹,周柔.十七大以来学术界关于国内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研究综述[J].柳州师专学报,2014,29(4):41-44. 被引量:2
-
6刘占虎.新世纪以来中国反腐倡廉研究进展:议题与范式[J].中州学刊,2014(11):24-33. 被引量:5
-
7周春燕.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机制研究综述[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4(11):47-49. 被引量:3
-
8胡洪彬.反腐新常态背景下党政秘书廉政能力的提升[J].秘书,2015(4):8-11. 被引量:2
-
9金卫.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思想的历史演进及范式建构[J].经济研究导刊,2015(20):290-293.
-
10任喜荣,刘健章.完善我国公务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思考[J].净月学刊,2015(4):5-12.
-
1葛勇平.法学视野下一个中国原则的完整内涵和要求[J].学习与探索,2013(7):68-73. 被引量:1
-
2陈道华.邓小平理论的理论意义[J].理论前沿,1997(22):13-14.
-
3桑玉成.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J].上海教育,2006(08A):44-45. 被引量:1
-
4刘明飞.关于信仰、道德、法律社会功能的探讨[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9(4):24-26.
-
5甘立勇,王永康.“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J].学术探索,2012(4):27-31. 被引量:1
-
6兰边.人际和谐是个宝[J].当代工人,2007,0(1):21-21.
-
7马新新.从实然到应然——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下的行政诉讼制度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7(12):13-14.
-
8薄海燕.与时俱进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J].党史纵横,2003(11):41-42.
-
9高健生.科学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完整内涵[J].理论探索,2003(2):3-5. 被引量:2
-
10陶素华.“人际和谐”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J].新闻世界,2012(8):311-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