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普通话异读词成因初探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普通话中存在相当数量的异读词。对其成因进行探究,有利于科学合理地进一步规范异词读音,以最大限度地消除异读现象。
作者
李芳
机构地区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59-60,共2页
Journal of Huaibe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关键词
异读词
成因
规范
分类号
H11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张永新.
异读现象规范化中的疑难问题初探[J]
.文教资料,2006(27):108-109.
被引量:3
2
厉兵.
汉字异读问题纵横谈[J]
.语言文字应用,1993(3):27-38.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1
1
唐作藩.
破读音的处理问题[J]
.辞书研究,1979(2):148-158.
被引量:20
共引文献
10
1
宋玉华.
普通话语音规范的不和谐音——习惯性误读[J]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8,29(4):45-48.
被引量:1
2
刘凌.
谈《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的修订[J]
.语言文字应用,2012(2):95-104.
被引量:3
3
赵贤德,冯寿忠.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的审音范围应进一步扩大[J]
.辞书研究,2012(3):81-84.
被引量:3
4
刘博.
社会大众对存疑异读词的读音倾向的调查报告[J]
.理论界,2013(8):148-150.
5
夏中华,孙浩峰.
初中语文教材中异读词的调研与思考[J]
.语言文字应用,2014(4):35-43.
6
钟玲琪.
中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异读[J]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2019,0(6):16-19.
7
宋欣桥.
浅论普通话异读词审音的理论基础——纪念普通话异读词审音工作开展65周年[J]
.辞书研究,2021(1):28-42.
8
金耀华,王非凡.
搭配频率与普通话声调异读现象[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23(4):103-112.
9
杨华.
多音误读与语用频率的关系[J]
.语言文字应用,2003(2):30-38.
被引量:17
10
刘凌.
谈《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的修订[J]
.语言文字应用,2013(S1):110-119.
同被引文献
7
1
曹先擢.
说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J]
.语言文字应用,2009(3):13-17.
被引量:9
2
王琪.
浅谈科技异读词的规范问题[J]
.中国科技术语,2016,18(4):16-18.
被引量:4
3
南小民.
也论解州读音[J]
.中国地名,2019,0(11):18-21.
被引量:1
4
李志江.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读后[J]
.辞书研究,2021(1):43-50.
被引量:1
5
李圣娟,郑晓芳.
普通话异读词读音初探[J]
.汉字文化,2021(13):139-142.
被引量:1
6
王晖.
文白异读与语音规范[J]
.语言文字应用,2013(S1):156-163.
被引量:2
7
刘祥柏,刘丹青.
略说普通话异读词的审音原则[J]
.语言战略研究,2017,2(5):65-70.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
1
高舜华,姜岚.
关于一些常见异读词读音问题的探讨[J]
.现代语言学,2024,12(8):252-259.
1
陈才佳.
方言区普通话教学低效的成因初探[J]
.广西教育,2000(5):25-26.
被引量:10
2
任丹.
英汉语言中反义同词的成因初探[J]
.校园英语,2014,0(16):171-171.
3
黎燕.
我国成人英语学习风格及其成因初探[J]
.函授教育(继续教育研究),2002,6(2):49-49.
被引量:7
4
付伊.
信息时代报刊语法新现象及其成因初探[J]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6):96-100.
被引量:1
5
徐朝华.
反训成因初探[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2):41-46.
被引量:1
6
汪柏江.
释“句读”[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1(4):60-62.
被引量:6
7
王群生.
关于“普通话异读词”的几点思考[J]
.中州学刊,1998(4):106-108.
被引量:10
8
孟凡运.
古音异读现象示例[J]
.中学教与学,2005(11):7-7.
9
顾菊华.
Ambiguity及成因初探[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3,18(6):67-70.
被引量:1
10
刘少杰.
语言性别差异体现及其成因初探:从礼貌原则角度[J]
.青年与社会(下),2014,0(11):265-266.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