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也看“盟誓”中的“誓”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春秋时期由于会盟制度的出现,"盟"和"誓"两种相异的文书以"盟誓"的形式大量出现。以承担"诅咒"为主要功能的"誓"由于各类社会因素的影响,格式开始逐步定型,对象出现明显转移,与春秋之前的"誓"相比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性。
作者 肖虹
出处 《文教资料》 2010年第18期138-140,共3页
关键词 转移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3

  • 1许同莘.公牍学史(卷一).P6,8.
  • 2梁鸿选编.礼记.P17.
  • 3尚书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3.
  • 4左传(卷十七).P799.
  • 5左传(卷二十一).P981.
  • 6左传(卷十六).P741.
  • 7左传(卷九).P391.
  • 8左传(卷六).P276.
  • 9国语(卷第二十).P322.
  • 10左传(卷十五).P696.

共引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