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时空评价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土地是城市发展进程中一切活动的载体,而土地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上海作为我国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城市之一,城市快速发展与土地资源稀缺的矛盾尤为突出。因此,以上海市为例进行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研究具有典型性。
作者
施建刚
宋英潇
机构地区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处
《中国房地产》
2010年第8期43-46,共4页
China Real Estate
关键词
城市土地
集约利用
利用评价
上海市
城市化进程
时空
城市发展
可再生性
分类号
F293.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38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4
1
朱天明,杨桂山,万荣荣.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国内外研究进展[J]
.经济地理,2009,29(6):977-983.
被引量:108
2
赵鹏军,彭建.
城市土地高效集约化利用及其评价指标体系[J]
.资源科学,2001,23(5):23-27.
被引量:236
3
汪波,王伟华.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及对策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5):16-18.
被引量:45
4
李进涛,谭术魁,汪文雄.
基于DPSIR模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时空差异的实证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
.中国土地科学,2009,23(3):49-54.
被引量:94
二级参考文献
61
1
章牧.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宏观评价的设计与实现[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0(z1):111-116.
被引量:38
2
饶会林.
试论城市规模效益[J]
.中国社会科学,1989(4):3-18.
被引量:27
3
渠丽萍,姚书振.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系统分析[J]
.城市开发,2004(10):64-66.
被引量:31
4
孙文盛.
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市长研讨班暨厅局长座谈会上的讲话[J]
.国土资源通讯,2005(14):24-28.
被引量:27
5
汪波,王伟华.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及对策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5):16-18.
被引量:45
6
宋戈,王兰霞,方斌,王杨.
大城市周边卫星城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研究——以黑龙江省阿城市为例[J]
.经济地理,2005,25(6):887-890.
被引量:45
7
李霞,刘秀华.
重庆市都市区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现状评价与分析[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4):9-12.
被引量:19
8
赵姚阳,濮励杰,卜崇峰.
基于模糊逻辑的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评价——以江苏省地级城市为例[J]
.人文地理,2006,21(1):17-20.
被引量:46
9
王慎刚,张锐.
中外土地集约利用理论与实践[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1(1):90-93.
被引量:48
10
史丽君,张绍良,王浩宇,罗明.
基于PSR框架的徐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1):4-5.
被引量:34
共引文献
438
1
钱家乘,张佰林.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用地利用管控研究态势分析[J]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50(2):188-200.
被引量:1
2
秦趣,梁振民,刘安乐,赵增友.
基于DPSIRM框架模型的高原湿地生态安全评价[J]
.冰川冻土,2020(4):1363-1375.
被引量:14
3
Kai RAO,Zisheng YANG.
Evaluation of Mountain Land Ecological Security Based on DPSIR Model and Entropy Weight Method[J]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20,12(2):28-33.
被引量:3
4
杨国发.
郑州市城镇化水平与土地利用效益研究[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0(10):85-85.
5
朱淑丽.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及途径浅析[J]
.资源与人居环境,2007(12):34-35.
被引量:4
6
朱天明,杨桂山,苏伟忠,李峻峰.
兴化市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1):24-29.
被引量:22
7
燕群,蒙吉军,康玉芳.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为例[J]
.干旱区地理,2011,34(6):1017-1023.
被引量:12
8
侯星亮.
基于墒值计算的土地利用效益评价及利用协调度分析——以南京市为例[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0(1):61-63.
9
周浩,陈银蓉,顾颖敏.
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时空差异与驱动力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2):290-294.
被引量:7
10
赵娇娇,刘元芳,张长春,李新旺.
基于熵值法的农村居民点节约集约用地评价——以河北省为例[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7):4266-4270.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9
1
肖劲松.
坚持节约集约用地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J]
.湖南地质,2006(2):35-35.
被引量:1
2
洪增林,薛惠锋.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J]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6,28(1):106-110.
被引量:120
3
魏国锐.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山东国土资源,2006,22(2):57-59.
被引量:8
4
范杰.
主成分分析法的数值实现算法[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4(4):103-105.
被引量:8
5
陆耀淘.广州市黄浦区低效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研究[D].广州:华南农业大学,2010.
6
王静,邵晓梅.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技术方法研究:现状、问题与趋势[J]
.地理科学进展,2008,27(3):68-74.
被引量:134
7
程静.
分区管制:实现建设用地节约与集约利用的新视角[J]
.农村经济,2009(4):22-24.
被引量:1
8
刘丽,刘觉民.
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评价及对策研究——以怀化市×区为例[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3):65-69.
被引量:2
9
刘敏.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标准科学,2009(9):38-40.
被引量:5
10
杨大兵,李俊付,王凤.
基于GIS的城镇土地潜力评价系统研究[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6(3):89-92.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
1
郝天平,张洋,王志龙.
基于GIS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研究[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9(1):66-69.
被引量:2
2
张宁,李玲,张少凯,郭正磊,杜丽伟.
郑州市郑东新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15,54(21):5443-5447.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杨本生,张首正.
基于VBA的矿山设备布置图系统开发与应用[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1(1):70-73.
被引量:2
2
贺炳彦,李雪,刘宇,党晓强.
基于加权TOPSIS法的城际铁路土地节约利用评价研究[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8,35(2):59-65.
被引量:2
1
赵重阳.
刍议文物古建筑如何防火[J]
.消防与生活,2011(2):45-46.
2
祝永健,陈敏.
刍议文物古建筑如何防火[J]
.消防与生活,2007(8):39-39.
3
李义.
大胆应用 精心设计[J]
.中国建设信息(供热制冷),2007(4):10-10.
4
张俊丽.
新农村住宅景观可持续性技术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618-11619.
5
樊继虎.
探讨绿色建筑的实施及相关技术策略[J]
.城市建筑,2016,0(23):147-147.
6
王洪升.
透视油品消防安全[J]
.新安全,2005(12):21-24.
7
汪广丰.
浅议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二)[J]
.建筑,2017,0(5):59-60.
8
罗美之,郑伟锋.
广州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评价[J]
.广东建材,2009,32(8):333-334.
9
邢整玲.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闸施工技术[J]
.中华建设,2016,0(5):146-147.
被引量:1
10
张新国.
新农村建设用地合理利用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23(10):73-75.
被引量:2
中国房地产
2010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