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的理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就我国高师院校兴办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理念、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结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论述了科学教育专业的定位、培养规格、目标和课程的布局,专业建设的理念与政策,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课程与教材的建设以及科学教育基础理论的研究与建设等相关问题。
作者
李川江
余莉
机构地区
重庆三峡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系
出处
《三峡高教研究》
2008年第2期11-12,33,共3页
Sanxi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es
关键词
师范教育
科学教育
理念
研究
培养规格和目标
分类号
G52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2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彭蜀晋.
当代理科师范教育改革概观[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15(3):19-24.
被引量:12
2
夏人青.
九十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师范教育的发展危机与改革趋势[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12(2):68-72.
被引量:10
3
刘楚佳.
高校跨学科专业发展探讨[J]
.高等教育研究,2002,23(6):76-79.
被引量:51
4
赵中建.
美国80年代以来教师教育发展政策述评[J]
.全球教育展望,2001,30(9):72-78.
被引量:84
5
许凤琴.
教师教育与教师专业化[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15(3):7-11.
被引量:49
6
张秋男.从日本的师资培育谈起-课程与认证.(台湾)科学教育月刊,2000,(231).
7
高文.
当代师范教育改革若干问题的比较研究[J]
.教师教育研究,1991,6(2):70-76.
被引量:26
8
The University of Iowa Bachelor of Science in- Science Education.Professional education sequence.UI.US, 2003.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马骥雄.美国教育改革[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
国家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二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3
教育部高教司.教育质量:高等学校的生命线[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
4
.《汉语大词典》[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8.1267.
5
(日)佐藤学.教师:两难问题[M].世织书房,1997.66—67.
6
.汉语大词典[Z].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8.1267.
7
美国科学促进会.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M].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172.
8
张秋男.从日本的师资培育淡起:课程与认证[J].(台)科学教育月刊,2000,(231).
9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9..
10
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科技文献出版社,1999.76-89.
共引文献
224
1
朱欣欣,陈凡.
美国新任教师教学知识和能力考试体系的分析及启示[J]
.教师教育研究,2006,18(6):77-80.
被引量:9
2
张智芳,张幸林,张宁蓉.
榆林市中学化学教师专业素质调查结果分析与改进建议[J]
.榆林学院学报,2005,15(5):57-59.
3
闫春娥.
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建议[J]
.教育探索,2008(2):87-88.
被引量:8
4
程家福,金林祥.
美国普瑞克西斯考试体系对我国教师资格认定的借鉴——基于教育教学能力测试的视角[J]
.现代教育论丛,2008(5):87-91.
被引量:11
5
段建新.
高师音乐教育实习现状及改革的设想[J]
.文教资料,2008(29):190-191.
被引量:1
6
肖明.
论教师培养模式的变迁对教师专业化的要求[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22(5):95-98.
7
刘丕勇.
高师外语专业学生教育实习改革的探讨[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12(3):103-104.
8
翟宝清.
关于教育实习改革走向的探讨[J]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0(5):10-13.
被引量:1
9
涂传林.
改革师范本科教育 适应基础教育需要[J]
.滁州学院学报,2005,7(3):105-106.
10
徐书业.
文化自觉:教师专业发展的未来趋势[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2):1-3.
被引量:12
1
王园.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探讨[J]
.软件导刊,2007,6(07X):10-11.
2
余汇.
“私人定制”:微课质量建设的基石——以江苏省扬州市推进微课建设实践为例[J]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5(6):21-23.
被引量:1
3
王永止,徐兴.
教学工作规范化管理的研究与建设[J]
.南京农专学报,1999,15(4):87-89.
4
刘长海.
走向文化自觉:学校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J]
.新课程(综合版),2012(3):1-1.
5
王民华.
开设复合型课程 优化课程设置[J]
.现代企业教育,2013(24):436-437.
6
林磊,杨波,杨兴萍.
教育技术学专业特色设计的探索——以吉首大学为例[J]
.高教论坛,2010(7):63-65.
7
韦大文,蒋时红,段其波.
对中医类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几点认识[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0(2):62-64.
被引量:2
8
盘璇.
高职《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J]
.现代企业教育,2012(10):96-97.
9
傅培华,彭扬,李修琳.
物流管理专业“3+3”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建设[J]
.物流技术,2015,34(1):303-305.
被引量:1
10
张凤林.
高职学院“数控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经验[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3):160-160.
三峡高教研究
200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