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黑杨混交林营造技术及混交林优点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混交林就是林冠由两个或多个优势乔木树种或不同生活型的乔木所组成的森林.本文从生态观点,阐述营造黑杨混交林的优点.
作者
陈辉
耿晓雪
机构地区
木兰县林业局造林总站
木兰县林业局吉兴林政防火检查站
出处
《中国科技财富》
2010年第16期301-301,共1页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tune Magazine
关键词
混交林
任务
优点
依据
原则
技术
分类号
S725.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4
1
鞠瑞彬,俞冬兴,毕广有,李树森,赵岭,赵凌泉,张书生,董希文,唐永林,宋跃文,陈伟,张春良.
小黑杨速生丰产林培育技术研究[J]
.防护林科技,1993(4):24-29.
被引量:1
2
赵凌泉.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小黑杨立木材积表的编制[J]
.防护林科技,1990(2):28-34.
被引量:4
3
邢有华,吴根荣.
安徽省沿江地区发展黑杨的立地类型和栽培技术[J]
.安徽林业科技,1990(1):8-12.
被引量:1
4
金发成,李孝润.
黑杨派几个品种当年生扦插苗(冬态)的识别要点[J]
.安徽林业科技,2005(1):17-17.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
1
戴玉玮,闫伟波,石才,李晶,苑增武,董希文,姜永范,毛玉琪,李树云,纪晶.
草牧场防护林立体开发模式经济效益研究[J]
.防护林科技,1997,10(3):7-10.
被引量:3
2
穆怀志,李志新,李玉珠,唐潇威,姜静,杨传平,刘桂丰.
轻度盐碱地转betA基因小黑杨的生长表现[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37(11):24-25.
被引量:4
3
葛梦妍,顾宸瑞,陈坤,王伟,王楚,刘桂丰,汪广宇,姜静.
转betA基因小黑杨生长及适应性[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49(4):12-1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4
1
杨曾奖,陈元,徐大平,彭仕尧,王忠林,陈文平.
桉树与豆科植物混交种植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2006,25(7):725-730.
被引量:18
2
翁启杰,郑海水,黄世能,李克雄,陈声宽,黄循良.
桉树薪炭林混交试验──Ⅳ尾叶桉和大叶相思或肯氏相思混交试验[J]
.林业科技通讯,1994(12):13-15.
被引量:18
3
杨曾奖,郑海水,翁启杰.
桉树与固氮树种混交对地力及生物量的影响[J]
.广东林业科技,1995,11(2):10-16.
被引量:20
4
林清锦,张樟萍,林清顺,林丽娜,王添山,林联章.
黑荆树巨尾桉混交造林的研究[J]
.经济林研究,1996,14(A00):27-29.
被引量:9
5
蓝佩玲,廖新荣,廖观荣,李淑仪,林书蓉,王磊.
桉树与粗果相思混交对土壤养分的影响[J]
.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1998,7(1):77-79.
被引量:5
6
谢伟东,叶绍明,郑小贤,杨梅.
尾叶桉与马占相思不同混交处理对林分生长的影响[J]
.林业资源管理,2008(6):45-49.
被引量:8
7
肖文光,王尚明,陈孝,陈敬活,陈悦,康尚福,林家义,李尚焜,张晓星,陈景,蔡越清,廖泽义,林建伟.
两种桉树与厚荚相思混交的生长效应研究[J]
.广东林业科技,1999,15(3):9-14.
被引量:20
8
赵惠珍.
桉树与越南安息香混交造林效果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2):195-196.
被引量:9
9
施成坤.
闽南沿海丘陵山地桉树木麻黄混交造林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7):140-141.
被引量:5
10
代凤贵.
不同混交比的桉杉混交林土壤肥力及生物活性差异分析[J]
.华东森林经理,2011,25(3):25-28.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1
1
邓海燕,胡绍平,莫晓勇,刘丽婷.
桉树人工混交林营造技术研究综述[J]
.桉树科技,2017,34(4):53-58.
被引量:20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许冰,李宝福,郑耀三,吴云忠,何德镇.
桉树择伐后套种3种阔叶树的生长及土壤理化性状效应分析[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39(4):47-51.
被引量:24
2
廖树宝.
广西混交林营造树种的选择及营造技术探讨[J]
.绿色科技,2019,21(7):77-78.
被引量:6
3
韩小美,陆湘云,杨梅,刘世男,王永堂,唐梦云,翟卫玲.
模拟酸沉降对桉树纯林和混交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2019,46(8):56-64.
被引量:1
4
许冰,陈国彪,林祖荣,李宝福.
桉树壳菜果混交林生长量及生物量分析[J]
.林业调查规划,2020,45(4):128-131.
被引量:3
5
庞圣江,张培,贾宏炎,杨保国,陈健波,郭东强.
不同造林模式对桉树人工林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8(9):44-52.
被引量:49
6
海有莲.
甘肃省林场营林机械使用效果分析[J]
.农业机械,2020(9):118-120.
7
李志辉,王佩兰,李何,陆湘云,黄木易,蒋燚刘菲,梁燕芳,韦铄星,何林骏,颜忠鹏,王毓靖,黄荣林,蒙好生,何春,魏国余,苏福聪.
桉树生态经营技术研究[J]
.广西林业科学,2021,50(3):243-251.
被引量:4
8
王锋,苏永新,龚益广,徐明锋,何春梅,梁育兴,王凯,李春永.
不同桉树密度下桉阔复层林的结构与组成[J]
.林业与环境科学,2021,37(6):83-92.
被引量:3
9
石联运.
闽南山地尾巨桉DH3229与红锥不同比例混交的林分生长分析[J]
.林业勘察设计,2021,41(4):53-55.
被引量:1
10
徐明锋,苏永新,龚益广,王锋,张少杰,何春梅.
粤西桉阔林乔木层碳密度及其影响因子研究[J]
.林业与环境科学,2022,38(1):1-8.
被引量:1
1
牛生财.
谈黑杨混交林营造技术及混交林优点[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5(1):47-47.
被引量:1
2
张桂明.
浅谈草坪杂草的防治[J]
.广东园林,2006,28(z2):56-57.
3
司红梅.
混交林造林技术概述[J]
.现代农村科技,2012(12):48-48.
被引量:3
4
杜道林,刘玉成.
缙云山常绿阔叶林优势乔木树种间协变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18(4):472-478.
被引量:3
5
卢素锦,司剑华.
孟达自然保护区乔木树种的调查[J]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1):70-72.
6
萨伊.,TA.
博茨瓦纳卡拉哈里牧场发展的生态观点[J]
.世界沙漠研究,1994(1):39-41.
7
史济彦.
谈我国森林采运治危中的任务[J]
.森林采运科学,1990,6(1):1-8.
被引量:1
8
陶黎.
鼠类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作用[J]
.内蒙古草业,1995,7(1):29-30.
被引量:2
9
杨春玉,刘绍飞,喻理飞.
喀斯特森林恢复过程中优势乔木树种种间联结性分析[J]
.浙江林学院学报,2010,27(1):44-50.
被引量:2
10
鲁素玲,谭瑞成,闫约博,陈玉芳,陈怀茂.
新疆林木害螨研究初报[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2):37-40.
被引量:1
中国科技财富
2010年 第1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