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黑豆花色苷保健食品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1 黑豆红色素是以黑豆为原料提制的食用天然色素,其主要成分为花色苷,因此我们称它为黑豆花苷。目前,该产品已由天津康业股份有限公司康友天然色素厂批量生产,并在葡萄酒和营养醋中得到应用。一家大型葡萄酒厂在半年中生产了近2000吨添加黑豆花色苷的中档葡萄酒,销售势头很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黑豆的保健功能早已被人们认识,可是一直还没有开发成具有现代意义的保健食品。科学研究表明,从黑豆中提制的花色苷,不仅是着色剂。
作者
董锡山
机构地区
天津师范大学生物系
出处
《中国商办工业》
1999年第3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黑豆
黑豆花色苷
保健食品
保健效果
分类号
TS218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53
参考文献
2
1
郑荣梁.自由基生物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同被引文献
37
1
卢钰,董现义,杜景平,李永强,王明林.
花色苷研究进展[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5(2):315-320.
被引量:149
2
谢继志,张天宝,顾瑞霞.
大豆不同脱腥方法对豆乳中蛋白质含量及脱腥效果影响的研究[J]
.中国乳品工业,1993,21(3):102-106.
被引量:23
3
黄慧淑.
黑豆皮红色素的研究[J]
.广西工学院学报,1994,5(1):48-53.
被引量:13
4
彭珊珊,于化泓,赵哲霞.
具有抗氧化效果的植物性食品[J]
.江西食品工业,2005(1):44-48.
被引量:12
5
赵旭博,董文宾,于琴,王顺民.
超声波技术在食品行业应用新进展[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5,26(1):3-7.
被引量:56
6
赵宇瑛,张汉锋.
花青素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5):904-905.
被引量:153
7
张应玖,陈书亮,刘兰英.
葡萄皮色素稳定性的研究[J]
.食品工业,1996,17(3):26-26.
被引量:4
8
李婷,侯晓东,陈文学,豆海港,仇厚援.
超声波萃取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188-3190.
被引量:112
9
卓勇贤,等.双歧杆菌与人类健康[J].重庆:微生态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3:38-42
10
仇农学,李建科.大豆制品加工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51-54
引证文献
6
1
杨慧,卓勇贤,郑仁兵,肖琳,李忠.
黑豆双歧酸奶的研制[J]
.食品科技,2004,29(12):62-64.
被引量:4
2
吴素萍.
木糖醇黑豆保健饮料[J]
.食品工业,2005,26(3):48-49.
被引量:5
3
邵佩兰.
黑豆色素提取工艺研究[J]
.农业科学研究,2010,31(2):32-34.
被引量:3
4
郑丽娜,王丽.
黑豆皮红色素的提取条件研究[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2,24(6):36-40.
被引量:2
5
姜慧,陈树俊,王亚东,赵瑞欢.
超声波辅助提取黑豆花青素的工艺优化[J]
.农产品加工(创新版)(中),2012(12):60-64.
被引量:7
6
崔蕊静,李凤英,李春华.
黑豆皮红色素提取及影响其稳定性因素分析[J]
.中国粮油学报,2004,19(1):48-51.
被引量:33
二级引证文献
53
1
朱宏达,张慧,张美荣,刘玉花.
黑豆红色素的提取工艺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9,20(1):86-90.
被引量:21
2
陈华絮,杨素娇.
果味黑豆酸奶的研制[J]
.食品与机械,2006,22(3):123-125.
被引量:13
3
徐金瑞,张名位,刘兴华,刘章雄,张瑞芬,孙玲,邱丽娟.
黑大豆种质抗氧化能力及其与总酚和花色苷含量的关系[J]
.中国农业科学,2006,39(8):1545-1552.
被引量:70
4
乔华,张生万,李美萍,杨斌盛,刘淑玲,仝建波,寇建仁.
天然色素稳定性研究及其新的类型划分[J]
.食品科学,2006,27(9):69-73.
被引量:35
5
邵彪,汪少芸.
黑豆中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J]
.福建轻纺,2006(11):100-102.
被引量:12
6
徐金瑞,张名位,刘兴华,张瑞芬,孙玲.
黑大豆种皮花色苷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J]
.营养学报,2007,29(1):54-57.
被引量:39
7
童金华.
乙醇法提取枇杷果核棕色色素的稳定性研究[J]
.福建轻纺,2007(2):30-33.
被引量:3
8
XU Jin-rui,ZHANG Ming-wei,LIU xing-hua,LIU Zhang-xiong,ZHANG Rui-fen,SUN Ling,QIu Li-juan.
Correlation Between Antioxidation and the Content of Total Phenolics and Anthocyanin in Black Soybean Accessions[J]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2007,6(2):150-158.
被引量:20
9
刘福弟.
黑豆色素提取条件的优化及其稳定性研究[J]
.高师理科学刊,2007,27(2):57-59.
被引量:10
10
王寅,张坤,赵晋.
黑豆的营养价值及在食品中的开发应用[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7,18(6):132-135.
被引量:57
1
江甜,何毅,祝振洲,李书艺,何静仁.
黑豆蛋白的分级提取及黑豆花色苷的成分鉴定[J]
.食品科学,2017,38(4):217-222.
被引量:13
2
宋岩,于国萍,吴昊,窦超然,周璇.
超声波酶法复合提取黑豆皮中花色苷工艺优化[J]
.食品工业,2013,34(1):17-20.
被引量:7
中国商办工业
199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