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平塘县种植油茶的气候条件及主要气象灾害
被引量: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热量、水分和光照等气象因子对平塘县油茶种植进行了气候适应性分析,总结分析了影响油茶生长发育的主要气候灾害及应对措施,以期为油茶种植提供参考。
作者
李青建
王勃
江声荣
褚丽君
机构地区
贵州省平塘县气象局
河南省郑州市气象局嵩山气象站
贵州省镇宁县气象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5期337-337,共1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油茶
种植
气象条件
气象灾害
措施
贵州平塘
分类号
S794.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60
同被引文献
169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89
参考文献
4
1
许昌.农业气象指标大全[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2
张小石,曾祥标.
丰顺县油茶种植的气候适应性[J]
.广东气象,2009,31(4):31-32.
被引量:21
3
刘梅,刘永裕.
三江县油茶生产的气候适应性分析[J]
.气象研究与应用,2007,28(A01):90-91.
被引量:25
4
吴明作,王翠云,陈景玲,孙利丽,张军.
河南省油茶气候适宜性研究[J]
.河南科学,2007,25(2):251-254.
被引量:25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温亚丽,韦馨丰.
雷州半岛近年的干旱及治旱措施[J]
.广东气象,2007,29(1):47-49.
被引量:20
2
王保生,刘文英,卢冬梅.
改善油茶林小气候 提高油茶产量[J]
.气象与减灾研究,2003,27(1):32-34.
被引量:16
3
康志雄,王芷虔,邹达明.
影响油茶产量气象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J]
.经济林研究,1993,11(1):23-26.
被引量:17
4
苏维埃,潘良文.
油茶花芽过冷机理研究[J]
.中国科学(B辑),1994,24(5):503-510.
被引量:7
5
王谦,董中强,李有,陈景玲.
豫西山区与承德基地相似距研究[J]
.山地研究,1995,13(3):165-171.
被引量:1
6
戴润,李刚,黄志梅.
韶关干旱分析及防御对策[J]
.广东气象,2006,28(2):47-49.
被引量:13
7
戴润.
韶关市水资源分析及应对水资源短缺的措施[J]
.广东气象,2006,28(4):55-57.
被引量:13
8
左青,辜晓青.
横峰县油茶气候资源开发利用[J]
.江西能源,2007,23(2):50-52.
被引量:10
9
广东省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编制课题组,杜尧东.
广东气候变化评估报告(节选)[J]
.广东气象,2007,29(3):1-6.
被引量:160
10
杨万春,关鸿志.
曲江近50年气候变化趋势[J]
.广东气象,2007,29(3):30-31.
被引量:31
共引文献
60
1
梁忠德,何金旺,覃安登.
提升三江县茶叶产业经济效益对策初探[J]
.广西农学报,2008,23(1):82-84.
被引量:2
2
邱怀清.
昭平县茶叶企业化经营的特点及发展对策[J]
.广西农学报,2008,23(5):100-102.
被引量:2
3
谭春凤,谭有熙,刘凤生.
贵港市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建设的实践与体会[J]
.广西农学报,2009,24(2):49-52.
被引量:1
4
张磊.
豫南山区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J]
.河南林业科技,2009,29(2):97-98.
被引量:3
5
张小石,曾祥标.
丰顺县油茶种植的气候适应性[J]
.广东气象,2009,31(4):31-32.
被引量:21
6
刘永裕,刘梅,米浦强,李家文.
红花大果油茶种植气候区划——GIS技术在柳州红花大果油茶种植气候区划中的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818-11820.
被引量:17
7
雷娟.
影响新余蜜橘品质的气象因子及其变化趋势[J]
.气象与减灾研究,2009,32(3):67-72.
被引量:5
8
朱金菊,徐湘萍,王林.
气象科技论文如何结合气象业务选题[J]
.广东气象,2009,31(6):47-48.
9
黎丽.
遂川县油茶种植气候区划及生产建议[J]
.现代农业科技,2009(24):281-281.
被引量:21
10
罗水莲.
谈泰和县油茶树的种植条件[J]
.现代农业科技,2010(2):310-31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69
1
冯红霞,江连洲,李杨,张妍,刘琪,隋晓楠,曹亮.
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油茶籽油的影响因素研究[J]
.大豆科技,2019(S01):298-301.
被引量:3
2
骆锐素,吴玉妹,邹风景,陈金爱.
油茶高产栽培及低产茶园改造技术[J]
.农业与技术,2012,32(3).
被引量:9
3
覃平.
广西油茶的种植与推广[J]
.农业与技术,2012,32(3):46-46.
被引量:3
4
汤标中.
油茶生产发展前景广阔——湖南省油茶生产的预测[J]
.预测,1982,1(1).
被引量:1
5
谭云峰,黄建旗,陈新媛,张西西,宋同青.
油茶林生态系统中营养元素循环的研究[J]
.生态学报,1989,9(3):213-219.
被引量:15
6
陈惠,岳辉英.
福建省茶树生长的气候适应性[J]
.广西气象,2005,26(A01):16-18.
被引量:26
7
黄雪松,周惠文,黄梅丽,赵江洁.
广西近50年来气温、降水气候变化[J]
.广西气象,2005,26(4):9-11.
被引量:101
8
王湘南,陈永忠.
油料冷榨及在油茶加工中的应用前景[J]
.湖南林业科技,2006,33(3):93-94.
被引量:13
9
陈长庚,王文杰.
安徽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718-2719.
被引量:17
10
吴明作,王翠云,陈景玲,孙利丽,张军.
河南省油茶气候适宜性研究[J]
.河南科学,2007,25(2):251-254.
被引量:25
引证文献
13
1
周慧僚,廖家旺,陈丽丽.
天峨县油茶种植的气象条件及灾害防治分析[J]
.科技致富向导,2011(17):364-364.
被引量:2
2
梁斌.
浅谈油茶的种植与管理[J]
.吉林农业(学术版),2011(7):222-223.
被引量:3
3
陈水云,莫荣耀,潘国英.
连南瑶族自治县发展油茶产业的相关气候条件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2):95-96.
被引量:9
4
钟志成,郑应强,罗天福,曾雪飞.
广宁县白花油茶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J]
.广东气象,2014,36(3):47-50.
被引量:10
5
蒋元华,廖玉芳.
油茶气象影响指标研究综述[J]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8):179-183.
被引量:34
6
彭嘉栋,蒋元华,廖玉芳,陈隆升.
气象因子对湖南油茶产量的影响及其产量模型构建[J]
.气象与环境学报,2016,32(3):89-94.
被引量:28
7
刘中新,周汝宝,陶列,胡大海.
引起鄂东北油茶落花落果的气象灾害研究[J]
.中低纬山地气象,2019,43(2):34-38.
被引量:11
8
蒋元华,廖玉芳,杜东升,彭嘉栋,张剑明.
积温对油茶合理采摘期的影响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19,58(17):33-36.
被引量:2
9
彭嘉栋,廖玉芳,蒋元华,黄超.
气象因子对油茶鲜果含油率的影响分析及模型构建[J]
.湖北农业科学,2019,58(20):101-104.
被引量:1
10
彭嘉栋,廖玉芳,蒋元华,黄超.
气象因子对油茶油酸含量的影响分析及模型构建[J]
.湖北农业科学,2020,59(2):40-43.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89
1
姚可畏.
安康市油茶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2(9):385-386.
被引量:2
2
邹康廉,邹哲馨.
昭平县油茶气象条件分析[J]
.气象研究与应用,2013(1):64-66.
被引量:7
3
王莹,苏永秀,李政.
广西西北部油茶种植气候适宜度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13):24-30.
被引量:20
4
郑荣玉,张青宁,曾晓枚.
福建省三明市发展油茶产业的气候条件[J]
.北京农业(下旬刊),2014(5):31-32.
被引量:1
5
蒋元华,廖玉芳.
油茶气象影响指标研究综述[J]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8):179-183.
被引量:34
6
陈隆升,陈永忠,彭邵锋,王瑞,许彦明,王湘南,马力.
湖南省油茶林产量调查研究[J]
.湖南林业科技,2016,43(5):67-70.
被引量:9
7
陈庆潮,邱劲柏,林金凤.
油茶落花落果成因及防控技术[J]
.湖南林业科技,2016,43(5):128-130.
被引量:14
8
陈方清.
不同覆盖材料对油茶果实及产量的影响[J]
.河北林业科技,2016(5):28-31.
被引量:6
9
周祥雄.
油茶的种植与管理要点探析[J]
.绿色科技,2017,19(7):177-178.
10
高亚敏,韩永增.
科尔沁沙地小叶杨物候期变化规律[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7,45(5):29-34.
被引量:5
1
吴永红,熊永琴,伍跃成.
平塘县太子参的特征特性及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7(3):80-81.
被引量:3
2
黄大英.
平塘县莴笋高产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2013,30(12):1324-1325.
3
莫俊.
浅议平塘县松褐天牛治理[J]
.大科技,2013(15):207-208.
4
谭舒华,韦登国.
肉鸽预防接种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活疫苗引发禽霍乱的诊治[J]
.贵州畜牧兽医,2010,34(5):17-17.
5
王志磊.
平塘县喀斯特地区次生林的经营技术调查研究[J]
.绿色科技,2013,15(4):38-39.
6
王玫.
泰和县春甘蓝气候适应性分析和栽培措施[J]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5):133-133.
被引量:3
7
邹文武.
营造油茶防火林带促进新型产业发展[J]
.农业与技术,2014,34(3):68-69.
8
刘燕妮,周志明,罗映.
油茶速生丰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09(12):173-175.
被引量:2
9
杨贤举.
桂北地区的油茶发展前景及高效种植技术研究[J]
.吉林农业(学术版),2012(11):187-187.
被引量:4
10
熊仁武.
富宁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J]
.云南林业,2010(3):35-36.
被引量:2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 第1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