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第四讲 优质稻调优保优栽培技术(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三、群体调控技术 1.主要技术指标 高产群体要求在插秧后15天内发足预期的有效穗数所需苗数,其后分蘖缓慢增长。一般基本苗、最高苗、有效穗适宜的比例早稻为1:5~6:3~3.5,晚稻为1:2~2.5:1.5。667平方米有效穗数早稻为26万穗~30万穗,晚稻为21万穗~23万穗;667平方米颖花量早稻为3000万个左右,晚稻为3200万个~3500万个。孕穗期最大叶面积指数7.5左右。蜡熟期保持四五片淡绿叶片,叶面积指数维持在3.5~4.
作者
张玉烛
机构地区
湖南省水稻研究所
出处
《湖南农业》
1999年第5期7-7,共1页
关键词
优质稻
水稻
栽培
群体调控
化学调控
分类号
S511.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程旺大,赵国平,张国平.
直播水稻群体调控技术研究进展[J]
.福建稻麦科技,1999,17(2):44-46.
被引量:4
2
王建.
试论萧县小麦高产栽培群体调控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16,22(22):31-32.
被引量:1
3
吴海.
皖麦52小麦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群体调控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7(6):27-27.
4
张玉烛.
优质稻优质高产高效技术讲座——第四讲 优质稻调优保优栽培技术(二)[J]
.湖南农业,1999(4):5-5.
5
郝圣齐.
萧县小麦高产栽培群体调控技术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13,19(18):34-35.
6
张玉烛,吴宏恒,龚月忠,徐淑云,杨先忠,许仲材.
湘北地区湘早籼19号亩产582.6公斤的群体调控技术[J]
.湖南农业科学,1997(1):16-17.
被引量:1
7
张玉烛.
优质稻优质高产高效技术讲座——第三讲 优质稻调优保优栽培技术(一)[J]
.湖南农业,1999(3):5-5.
8
史红志,王振学,党伟.
鲁西南地区夏玉米高产群体调控技术[J]
.中国种业,2010(S1):102-102.
9
龚述明,戴治平,刘东林.
优质早稻“三高一少”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J]
.作物研究,2002,16(1):11-13.
被引量:1
10
徐家宽,潘国璋,高海霞,江祺祥,杨明方.
武育粳5号优质群体调控技术途径[J]
.中国稻米,1998,4(3):19-21.
湖南农业
1999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