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杂糅的诗性:转型期少数族裔汉语诗歌语言诗性重构的一种解读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从"杂糅诗学"的角度出发,考察转型期中国少数族裔汉语诗歌写作,揭示其语言诗性重构进程中的文化间性,既突破主流汉语文化的包围,同时又借助于汉语文化来推进新型中国少数族裔汉语文学的诗性重构。
作者
姚新勇
机构地区
暨南大学文学院
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
出处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8-75,共8页
Studies of Ethnic Literature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文化民族主义视野下的转型期民族文学"(编号08J-09)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转型期
少数族裔
诗歌
杂糅
分类号
I207.9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11
1
Jahan Ramazani, The Hybrid Muse: Postcolonial Poetry in English,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td., London , 2001.
2
姚新勇.
朝圣之旅:诗歌、民族与文化冲突——转型期藏族汉语诗歌论[J]
.民族文学研究,2008,26(2):161-168.
被引量:18
3
姚新勇.
“家园”的重构与突围(上)——转型期彝族现代诗派论之一[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5):78-87.
被引量:8
4
曼拜特.吐尔地.
新疆维吾尔文学中的朦胧诗现象[J]
.民族文学研究,2007,25(1):112-116.
被引量:3
5
《飞石--当代维吾尔族青年诗选》(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6
沙戈.《浩瀚高原上的诗歌信徒》,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44579&PostlD=10150981.
7
姚新勇.《文化挑战、诗意建构与中国现代诗--彝族诗人阿库乌雾的诗歌》.
8
姚新勇.《虚妄的"汉诗"》.
9
D.Dayton(达恬地),Big Country, Subtle Voices:Three Ethnic Poets from China's Southwest.
10
阿库乌雾.《从“文化混血”到“文学混血”--论彝族汉语诗歌的文化构成与精神指向》,《灵与灵的对话--中国少数民族汉语诗论》,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1年版.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梁景之.
汉代塔里木地区的人口分布与变迁[J]
.新疆社会科学,1988(1):88-97.
被引量:4
2
张林.
塔里木的太阳[J]
.人民文学,1991,0(Z1):7-27.
被引量:2
3
发星工作室.中国民间诗歌版块·四川大凉山民间现代诗歌运动简史[C]∥地域诗歌.香港:香港铜锣湾邮政31130号信箱,2006.
4
阿库乌雾.“远离”与“回归”——论吉狄马加诗歌的文化品格[C]∥灵与灵的对话——中国少数民族汉语诗论.深圳: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1.
5
阿库乌雾.生命的突围与审美的重构——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先锋诗人的文化策略[C]∥灵与灵的对话——中国少数民族汉语诗论.深圳: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1.
6
鲁娟.为谁而歌.独立零点(民刊),2004,(12).
7
邹旭林.《在朝圣的途中追寻-评才旺瑙乳、旺秀才丹和唯色的诗歌》.
8
伊丹才让.《晶亮的种子》,《藏族当代诗人诗选》,第4页.
9
耿占春.《藏族诗人如是说》.www.tibetcul.com/xysl/pbx/5.htm.
10
唯色.《绛红色的地图》.
共引文献
24
1
邱婧.
抒情主体与共同体书写——论刚杰·索木东对十七年政治抒情诗的传承与超越[J]
.飞天,2012(3):125-128.
2
姚新勇.
朝圣之旅:诗歌、民族与文化冲突——转型期藏族汉语诗歌论[J]
.民族文学研究,2008,26(2):161-168.
被引量:18
3
姚新勇.
多义的“文化寻根”——广谱视域下的“寻根文学”[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4):98-103.
被引量:4
4
姚新勇.
现实抑或理想纲领——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说的思考[J]
.民族艺术,2010(1):36-43.
被引量:6
5
姚新勇,翟崇光.
困惑、反思、神圣、抑或诗意的栖居——镜头后“静默伫立”的田壮壮[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3):88-92.
6
邱婧.
嘎代才让与属于他的西藏——嘎代才让诗歌创作论[J]
.扬子江(评论),2011(4):59-63.
被引量:1
7
邱婧.
世界的民族诗歌 民族的世界诗歌——聂鲁达与吉狄马加的诗歌比较研究[J]
.青海社会科学,2011(5):145-150.
被引量:3
8
孙强.
甘南藏区汉语诗歌的审美意识[J]
.武陵学刊,2012,37(1):124-129.
被引量:1
9
高亚斌.
两种语言间的游荡——新时期藏族汉语诗歌的精神旅程[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3):96-100.
10
姚新勇.
族群图腾的再塑与广阔丰饶中国的重构——以三位少数族裔诗作为例[J]
.民族文学研究,2013,31(5):40-4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7
1
绿原.
吉狄马加:一个真正的诗人[J]
.作品,2007(4):18-19.
被引量:2
2
张同吾.
诗歌本质与时代精神[J]
.诗潮,2010(9):70-72.
被引量:1
3
罗庆春,徐其超.
贾瓦盘加双语小说叙述模式论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17(6):12-16.
被引量:1
4
阿库乌雾.
生命的突围与审美的重构——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先锋诗人的文化策略[J]
.民族文学研究,1995,13(4):3-7.
被引量:10
5
闻齐.用诗歌展示汉字魅力和东方精神[N].广州日报,2009-10-20.
6
伊沙.永远是诗人--吉狄马加简论[EB/OL].http://www.poemlife.com/PoetColumn/yisha/.
7
以诗歌超越现实与物质主义--著名诗人、青海省副省长吉狄马加谈青海湖国际诗歌节[N].中国教育报,2009-08-22.
8
吉狄马加.群山的记忆流淌成河--在世界山地纪录片节高峰论坛上的演讲[N].西海都市报,2010-08-07.
9
张健.诗人不是职业做官就是个工种--访吉狄马加[N].南方周末,2007-08-16.
10
刘延.沉重的诗魂--走近诗人吉狄马加[N].中国文化报,2003-01-18.
引证文献
5
1
刘红艳.
论吉狄马加诗中的民族国家世界意识[J]
.芒种,2012(12):105-106.
2
邱婧.
世界的民族诗歌 民族的世界诗歌——聂鲁达与吉狄马加的诗歌比较研究[J]
.青海社会科学,2011(5):145-150.
被引量:3
3
邱婧.
后殖民诗歌的边界:混杂、再造与自我冲突——评《混血的缪斯——英语后殖民诗学》[J]
.国外社会科学,2011(6):141-145.
被引量:1
4
王植.
转型期少数民族汉语文学的语言问题:族性空间、对话与互文[J]
.民族文学研究,2015,33(4):71-82.
被引量:2
5
拉玛伊佐(彝族).
历史变革时代中的个体命运——评俄狄小丰长篇小说《山风不朽》[J]
.民族文学研究,2020,38(3):84-91.
二级引证文献
6
1
董晓霞.
吉狄马加研究综述[J]
.当代文坛,2016(6):119-121.
被引量:2
2
卢如华.
我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语言表达及内涵解析[J]
.贵州民族研究,2017,38(6):137-140.
被引量:1
3
张永刚.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J]
.大理大学学报,2018,3(1):1-7.
被引量:1
4
邱婧.
当代少数民族汉语诗歌创作中的母语困境——以彝族诗歌为例[J]
.阿来研究,2016(2):203-210.
5
卢桢.
“世界性”的内在构成——论吉狄马加的诗[J]
.文艺争鸣,2020(9):134-140.
被引量:2
6
吉差小明.
吉狄马加诗歌的民族文化情结[J]
.青年文学家,2014,0(6Z):12-13.
1
樊耀元.
汉语,风景这边独好[J]
.新读写,2009(1):16-16.
2
郑茗元.
《尤利西斯》语言诗性化的嬗变轨迹[J]
.芒种,2012(8):195-196.
3
郑小驴.
作家的力量[J]
.湖南文学,2011,0(1X):4-4.
4
姚尧.
非诗化:诗歌疏离读者的一大症结[J]
.诗刊,1998(6):46-46.
5
赵秀芝,梦阳.
行吟 在返乡的路上——海桀先生散文印象[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1(2):85-87.
6
倪素平.
试论毕淑敏散文的诗性美[J]
.芒种(下半月),2014,0(8):10-11.
7
高玉.
论古代汉语的“诗性”与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学性”——以《关雎》“今译”为例[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1):85-92.
被引量:2
8
徐明娟.
论曹禺话剧台词的语言诗性[J]
.戏剧文学,2010(1):84-87.
9
杨淑华.
论翻译文学的独立地位[J]
.外语与翻译,2010,17(3):11-16.
10
陈文娟,王秀芬.
论石黑一雄《长日留痕》的文化间性[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4):76-79.
民族文学研究
201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