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公共性品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同一主题下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整体。共同富裕论、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公平正义的社会和谐观,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公共性品质。
作者
王同新
机构地区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福州大学阳光学院
出处
《社科纵横》
2010年第7期1-3,共3页
Social Sciences Review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公共性品质
共同富裕
以人为本
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
分类号
D2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3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5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光明日报,2007-10-16(2).
2
刘鑫淼.
试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公共性品质[J]
.长白学刊,2007(4):9-12.
被引量:7
3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N].北京:光明日报,2002-11—18(A3).
4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9(1).
5
苗贵山.
批判与超越:马克思恩格斯对正义的追问[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3):42-46.
被引量:5
6
李三虎.
公正论题:马克思中国化的当下政治话语[J]
.学术研究,2007(5):17-24.
被引量:3
7
高尚全.
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研究[J]
.人民论坛,2007(19):26-28.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43
1
凌新,高园.
论权利的不平等——马克思主义平等正义观的基本原则[J]
.江汉论坛,2004(9):8-11.
被引量:8
2
姚虹.
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正义观[J]
.当代法学,2001,15(10):5-7.
被引量:3
3
王新生.
马克思超越政治正义的政治哲学[J]
.学术研究,2005(3):61-67.
被引量:12
4
林进平,徐俊忠.
伍德对胡萨米:马克思和正义问题之争[J]
.现代哲学,2005(2):1-7.
被引量:12
5
曹玉涛.
论马克思对“社会正义”的批判及其当代意义[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3):6-10.
被引量:3
6
林进平,徐俊忠.
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正义观——兼谈马克思何以拒斥、批判正义[J]
.学术研究,2005(7):56-61.
被引量:27
7
孔陆泉.
按要素分配中的公平正义观:一种社会心理的矫正——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开的一道难题[J]
.社会主义研究,2006(1):31-34.
被引量:5
8
王广.
分配正义的批判与超越:对《哥达纲领批判》的政治哲学解读[J]
.探索,2006(3):117-120.
被引量:5
9
苗贵山.
批判与超越:马克思恩格斯对正义的追问[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3):42-46.
被引量:5
10
卡尔·贝克尔.18世纪哲学家的天城[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共引文献
356
1
李抒望.
关注民生:一个深刻的历史唯物主义命题[J]
.社科纵横,2007,22(5):1-2.
2
林化富.
中国所有制发展趋势探析[J]
.天津商学院学报,2004,24(6):63-66.
3
宋才发.
论世界遗产的合理利用与依法保护[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2):84-90.
被引量:6
4
王振国.
公民素质的全面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4):29-32.
被引量:3
5
张莉蓉.
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J]
.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5,14(3):87-89.
6
陶永华.
苏共消除执政安全隐患的失败及其启示[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23(5):22-24.
被引量:1
7
陈静.
关于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哲学思考[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6):66-69.
8
刘胜康.
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考[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6):100-103.
9
贺春兰,张吉明.
发挥统一战线作用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07(1):41-42.
10
洪慧.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1):14-17.
1
蒋宏宾,管新华.
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价值诉求[J]
.唯实,2007(10):24-28.
被引量:1
2
李佳.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公平问题的理论分析[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23):211-212.
3
周和义.
论科学发展观与社会和谐观及其意义[J]
.湖北社会科学,2010(3):8-10.
4
唐建新,侯萍.
建立“代表活动日”制度 让代表真正行动起来[J]
.公民与法治,2012(11):31-32.
5
张中良,夏本义.
萧县:一年两次调研青少年违法犯罪[J]
.江淮法治,2007(02S):39-39.
6
戴锐.
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化转型[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65(1):189-194.
被引量:41
7
周玉东.
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的伦理思考[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4):21-23.
8
杨靖.
浅析弱势群体需要的立法保护问题[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2(10):13-13.
9
普法之路:任重而道远[J]
.江淮法治,2015,0(15):12-14.
10
崔文信.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人大工作[J]
.人民论坛,2006(04B):53-53.
社科纵横
2010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