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和谐政党关系的独特价值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当代中国政党关系既不同于西方两党制和多党制那种权力争夺型的政党关系,也不同于一党制那种权力垄断型的政党关系,而是一种民主协商、肝胆相照的和谐政党关系。这种和谐政党关系,既保证了监督与制约,又保持了团结与合作;既保证了稳定与秩序,又保持了差异与活力;既保证了集中与效率,又保持了协商与参与。
作者
董树彬
石秀杰
机构地区
吉林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出处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7-30,共4页
Journal of The Central Institute of Socialism
关键词
和谐政党关系
独特价值
中国共产党
民主党派
分类号
D665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057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
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
王彩玲.
论中国政党制度建设的价值取向[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4):19-21.
被引量:4
4
贾庆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N].人民日报,2009-11-01(2).
二级参考文献
2
1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186,354.
共引文献
1057
1
黄景睿.
关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历史与现实的几点思考[J]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4):34-37.
被引量:2
2
黄智尾.
和谐社会视野下中国政党制度的完善和发展[J]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8(2):17-19.
被引量:3
3
刘诚.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人民政治利益的实现——学习《江泽民文选》中社会主义民主思想[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8):7-13.
被引量:2
4
桑杰.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生态问题[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8):29-33.
被引量:4
5
游训龙.
对依法治国与政治文明的辩证思考——学习《江泽民文选》有感[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23(5):7-9.
6
刘佩健.
论江泽民任人唯贤的干部思想[J]
.理论月刊,2006(11):22-24.
被引量:1
7
胡为雄.
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学习《江泽民文选》中《理论工作要面向实际》等篇目[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10):12-16.
8
朱海峰.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活的灵魂——学习胡锦涛《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10):17-21.
9
姜晓梅.
和谐文化建设的深层意蕴[J]
.道德与文明,2006(6):32-33.
10
程样国,陈世润.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针——学习《江泽民文选》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J]
.求实,2006(12):25-26.
同被引文献
10
1
何鲁丽.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为把民革建设成为适应新世纪要求的参政党而努力——在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
.团结,2003(1):4-15.
被引量:1
2
石作斌.
略论当代中国政党制度下的政党关系文明[J]
.桂海论丛,2005,21(1):32-35.
被引量:6
3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428,429.
4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7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5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9
李维汉.统一战线问题与民族问题[M]人民出版社,1981.
10
宋惠昌.
论民主程序的实质和价值[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15(2):23-28.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3
1
齐莹,李建.
当代中国民主党派自身建设问题探究[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2(S2):19-21.
2
董树彬.
非对称性和谐:中国模式的特色与优势[J]
.求实,2012(1):70-73.
被引量:1
3
杨晨杰.
浅析我国地方政府权力制约问题[J]
.经营管理者,2015(8):305-306.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池步云.
中国政党制度与现代国家互动历程研究[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7(4):188-194.
被引量:2
1
蒋正华.
学习贯彻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精神 努力构建和谐政党关系——在学习贯彻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发言[J]
.前进论坛,2007(10):4-7.
2
华南,蔡之国.
构建中国特色的和谐政党关系[J]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4):5-10.
被引量:1
3
童若春.
同心同行 促进多党合作事业大发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J]
.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3):9-11.
4
潘慧春.
我国构建和谐政党关系的发展历程及当前面临的挑战[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11(6):22-24.
被引量:1
5
齐莹,李建.
当代中国民主党派自身建设问题探究[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2(S2):19-21.
6
张晓林.
关于构建我国和谐政党关系的几点思辩[J]
.前进论坛,2008(6):22-23.
7
杜青林.
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胜利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J]
.中国统一战线,2008(7):5-7.
8
郭世松.
试论保持和促进中国特色和谐政党关系[J]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24(2):63-66.
9
刘远翔,韩竞.
浅谈和谐政党关系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4):25-28.
被引量:1
10
赵志杰,宋晓光.
论和谐政党关系的构建[J]
.传承,2011,0(3Z):38-39.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