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住宅科技》
1999年第5期19-20,共2页
Housing Science
同被引文献12
-
1巩峰.中水道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1994,7(1):24-27. 被引量:1
-
2陈学民.中水道处理技术综述[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1995,8(1):52-55. 被引量:10
-
3李伟英,范瑾初.浅议中水回用技术[J].环境与开发,1997,12(3):9-12. 被引量:25
-
4尹军.日本中水道系统的发展现状[J].中国市政工程,1998(4):47-52. 被引量:5
-
5郭卫宏,周勤,肖锦.中水道应用——建筑给排水的发展趋势[J].给水排水,1999,25(12):41-45. 被引量:41
-
6杜锡蓉,邢丽贞,陈冬辰,伊学农.宾馆污水回用处理工艺[J].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9,14(3):91-94. 被引量:2
-
7沈文,任书睿.中水道系统在我国城市应用的现状及对策[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1,22(1):25-28. 被引量:3
-
8李明富.城市中水道技术[J].环境保护,2001,29(5):14-16. 被引量:12
-
9杨东升,马守国.高校学生公寓简易中水道的设想与设计[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6(2):215-217. 被引量:1
-
10莫慧,刘建华,钟新华,胡卫卿.居住区中水处理系统方案及经济比较[J].中国给水排水,2002,18(2):60-62. 被引量:34
引证文献4
-
1蔡莹,蔡鸣,张爱莉,吴葭蕙.居住小区中水回用系统[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3(9):62-63. 被引量:22
-
2蔡莹,蔡鸣,张爱莉,吴葭蕙.居住小区中水回用系统[J].净水技术,2003,22(5):43-44. 被引量:10
-
3李甲亮,姜军,尹燕国.城市“中水”资源化开发利用的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2(4):110-113. 被引量:6
-
4张云辉.优质废水生物转盘处理工艺研究[J].冶金丛刊,2017(2).
二级引证文献38
-
1廖力君,米文宝.银川城市再生水资源利用方式探讨[J].水土保持研究,2004,11(3):178-180. 被引量:2
-
2李国金,赵新华.再生水作消防用水的研究[J].建筑科学,2005,21(3):48-50. 被引量:2
-
3万兴,万金保.二段生化+物化法处理污水及中水回用的研究与设计[J].环境技术,2005,23(4):1-4. 被引量:2
-
4申军波,侯宝军,钟洁.城市住宅小区中水回用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05(9):51-52. 被引量:3
-
5陈超,张裕卿,张宏伟,陈艳英.Al_2O_3-聚砜复合超滤膜用于中水处理的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2006,39(2):219-222. 被引量:5
-
6董晓斌.发展建筑小区中水设施有关问题的研究[J].甘肃科技,2006,22(2):81-82. 被引量:2
-
7王俊,肖波,魏群.中水回用现状及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06,33(8):32-34. 被引量:20
-
8吴兆兵,郑永春.家庭中水利用装置系统的设计[J].江苏环境科技,2006,19(5):26-27.
-
9张裕媛,王新忠.ZrO_2-聚砜复合膜在中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工业水处理,2007,27(1):24-27. 被引量:3
-
10鲁智礼,邓建绵,周静.小区中水回用展望[J].市政技术,2007,25(2):131-133. 被引量:5
-
1卢洁.论节水管道系统——中水道在建筑中的应用[J].节能,1990,9(6):44-46.
-
2尹军.关于中水道系统设计的几个问题探讨[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7,14(3):1-6.
-
3尹军.日本中水道系统的发展现状[J].中国市政工程,1998(4):47-52. 被引量:5
-
4金初.发达国家如何节水[J].上海工业,2004(8):47-47.
-
5迟剑.建筑给排水的发展趋势—中水道应用[J].小水电,2007(5):16-18.
-
6徐勇.扬州市中水道系统发展设想[J].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9(2):73-78. 被引量:2
-
7侯春燕.浅谈室内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3(3):153-153.
-
8陈德增.给排水节水节能,中水道,管道敷设综述[J].电器工厂设计,1991(69):48-55.
-
9唐楚丁,贺杏华.中水道系统在我国城市的应用[J].建设科技,2002(12):46-47.
-
10郭卫宏,周勤,肖锦.中水道应用——建筑给排水的发展趋势[J].给水排水,1999,25(12):41-45. 被引量: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