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碳金融体系发展的国际借鉴及启示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碳金融是金融体系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机制创新。自《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碳排放交易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商品交易市场。我国要寻求低碳经济发展之路,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借鉴国外碳市场交易及相关制度安排的经验,提出几点对我国构建碳金融体系的建议。
作者
朱相平
宋帅
机构地区
山东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
出处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3-55,共3页
Modernization of Management
关键词
碳金融
碳排放
碳货币
分类号
F831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66
同被引文献
5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7
1
李华友,冯东方.
我国推行环境保护金融政策的障碍与改进途径[J]
.环境保护,2007,35(06B):38-42.
被引量:8
2
冯巍.
全球碳交易市场架构与展望[J]
.发展研究,2009,26(5):42-44.
被引量:33
3
刘奕均.
低碳经济背景下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国际碳交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10):29-30.
被引量:18
4
王颖,管清友.
碳交易计价结算货币:理论、现实与选择[J]
.当代亚太,2009(1):109-128.
被引量:46
5
蔡博峰,刘兰翠.
碳货币——低碳经济时代的全新国际货币[J]
.中外能源,2010,15(2):10-14.
被引量:31
6
李布.
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特征、绩效与启示[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24(3):1-5.
被引量:46
7
邵伟.
浅析我国碳银行业务的发展策略[J]
.资本市场,2010(3):82-85.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50
1
谢文捷,于友伟.
国际能源贸易的形成和发展研究[J]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3):10-14.
被引量:11
2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2.4.
3
白瑞恩,杜然.《世界,又热又平又挤》,载《经济观察报》2008年9月26日.
4
Dwyer P. Gerald and James R. Lothian,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Common Currencies in His torical Perspectiv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pp. 8- 9.
5
S&P GSCI Commodity Index, January 16, 2009. http: //www2. goldmansachs. com/serv ices/securities/product s/sp-gsci-commodity-index/tables, html
6
Dwyer P. Gerald and James R. Lothian,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Common Currencies in His- torical Perspective, p. 10.
7
谢文捷,于友伟.《国际能源贸易的形成和发展研究》,第11页.
8
管清友.《石油价格波动:市场、权力与安全》,第17页.
9
Point Carbon Annual Report, 2006, p. 5.
10
Point Carbon Annual Report, 2008, p. 23.
共引文献
166
1
郭新明.
气候变化全球政策制定的国际博弈进程及我国的应对策略[J]
.金融发展评论,2010(1):120-130.
被引量:1
2
李青,张栋.
碳交易计价结算货币现状及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启示[J]
.金融发展评论,2010(3):90-96.
被引量:2
3
郇志坚,李青.
碳金融:原理、功能与风险[J]
.金融发展评论,2010(8):102-122.
被引量:19
4
龙乾.
中国碳排放交易体系配额设置及发展模式研究[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4(S3):14-16.
被引量:6
5
史晓琳.
构建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内部风险管理长效机制[J]
.金融论坛,2010,15(S1):21-26.
被引量:14
6
张伟,李培杰.
国内外环境金融研究的进展与前瞻[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9(2):5-8.
被引量:29
7
洪涓,陈静.
我国碳交易市场价格影响因素分析[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12):65-66.
被引量:40
8
蔡博峰,刘兰翠.
碳货币——低碳经济时代的全新国际货币[J]
.中外能源,2010,15(2):10-14.
被引量:31
9
陈万灵,潘加矿.
广东构建碳交易市场的定位与对策[J]
.广东经济,2010(2):44-47.
被引量:8
10
张苗苗.
大力开展碳交易业务 抢占碳金融市场定价权[J]
.广东经济,2010(2):48-51.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50
1
徐沛宇.《排放权分配未明确,碳交易市场瓶颈待破》,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11123/011710863449.shtml,2011年11月23日.
2
袁鹰.
碳金融:不仅仅是机会[J]
.金融博览,2008(8):21-22.
被引量:10
3
曾刚,万志宏.
小额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国际经验的初步考察[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7):3-8.
被引量:11
4
吴玉宇.
我国碳金融发展及碳金融机制创新策略[J]
.上海金融,2009(10):26-29.
被引量:112
5
郭印,王敏洁.
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J]
.生态经济,2009,25(11):58-61.
被引量:60
6
刘少瑜,苟中华,张智栋.
香港绿色建筑发展经验总结[J]
.建筑学报,2009(11):71-73.
被引量:3
7
张茉楠.
碳金融能否成为全球货币金融新体系的起点[J]
.中国经贸,2009(23):62-63.
被引量:15
8
刘梅.
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文献综述[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11):172-174.
被引量:6
9
叶祖达.
碳审计在总体规划中的角色[J]
.城市发展研究,2009,16(11):58-60.
被引量:22
10
周宏春.
世界碳交易市场的发展与启示[J]
.中国软科学,2009(12):39-48.
被引量:95
引证文献
3
1
刘梅.
我国碳金融发展现状与策略文献综述[J]
.西南金融,2011(6):28-30.
被引量:1
2
卫志民.
论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构建[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3(5):44-50.
被引量:5
3
管亚梅,王春艳.
基于“一带一路”战略的碳金融鉴证困境与应对[J]
.经济体制改革,2016(4):150-156.
二级引证文献
6
1
王霖.
中国环境政策研究进展[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40(1):75-78.
被引量:4
2
张晓燕,沈沛龙.
法经济学视角下的碳排放交易机制研究[J]
.未来与发展,2015,36(5):32-36.
被引量:2
3
曾文革,冯帅.
后巴黎时代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的中国路径[J]
.江西社会科学,2016,36(4):146-157.
被引量:7
4
杨祎敏.
我国碳交易试点省市交易现状调查与评析[J]
.宜春学院学报,2016,38(8):37-42.
被引量:1
5
王新红,胡世伟.
碳交易制度、高管团队环境注意力与绿色技术创新[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23,43(1):209-218.
被引量:6
6
李弢,卞家涛.
碳交易与碳金融发展研究——以保山市为例[J]
.时代金融,2014(12X):271-272.
1
宋帅,王裕胜.
碳金融体系发展的国际借鉴及启示[J]
.上海商学院学报,2010,11(3):5-8.
被引量:7
2
高勇.
重启大额存单的国内外经验借鉴及启示[J]
.北京金融评论,2015(4):221-231.
3
李巧莎.
日本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经验借鉴及启示[J]
.科技管理研究,2011,31(5):43-47.
被引量:18
4
席卫群.
国外住房保障体系中财税政策的借鉴及启示[J]
.税务研究,2008(4):89-91.
被引量:19
5
许安,杨馥铭.
养老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启示[J]
.金融纵横,2016,0(1):55-59.
被引量:9
6
杨绍臣.
对商业银行监管的国际借鉴及启示[J]
.新疆金融,2004(5):33-36.
7
李辉.
推进我国房产税改革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启示[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12(5):82-83.
被引量:6
8
胡雪琴.
微型企业金融服务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启示[J]
.中国物价,2010(7):52-55.
被引量:6
9
高勇.
重启大额存单的国内外经验借鉴及启示[J]
.国际金融,2015(10):17-23.
10
刘卓,何金凤,周攀.
德国光伏产业扶持政策借鉴及启示[J]
.知识经济,2012(17):118-119.
被引量:3
管理现代化
201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