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哲学视域内的榜样人格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榜样作为道德理想的人格体现,长期在我国社会生活中产生积极的范导作用。从哲学上反思榜样人格,首先,榜样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榜样产生于人类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过程,同时又体现了所处时代的社会理想,又体现了榜样自身的人生追求。其次,榜样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榜样具有类的规定性,这是其共性,但每一个榜样又有其自身的个性。再次,榜样体现了人类自由发展的连续性,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榜样人物。不同历史时期的榜样分别构成了人类走向自由的必要环节。
出处 《思想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21,共5页 Studies in Ideological Education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委托研究项目"大学生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研究"(课题编号2007-49)阶段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 2迟成勇.张岱年论孔子人的价值思想[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4):6-11. 被引量:1
  •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 4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90.
  • 5冯契文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63.
  •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二级参考文献5

  • 1李德顺,龙旭.关于价值和“人的价值”[J].中国社会科学,1994(5):116-130. 被引量:42
  • 2[1]李翔海.知识与价值--成中英新儒学论著辑要[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12.
  • 3[7]陈尚志.人学原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422.
  • 4[10][德]康德.康德形而上学探本[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9:65.
  • 5[13]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争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79.

共引文献4983

同被引文献2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