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学习艾思奇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75年前,艾思奇的名字随同《大众哲学》一起传遍大江南北,他由此走上了一条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中国化的道路,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天我们纪念艾思奇百年诞辰,缅怀艾思奇的哲学贡献,对于中国今后如何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及如何进一步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群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
李景源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出处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9,共5页
Philosophical Trends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艾思奇
中国革命和建设
马克思主义思想
学习
《大众哲学》
哲学大众化
百年诞辰
分类号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53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7
1
《艾思奇全书》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51-457页.
2
《新事论》第一篇《别共殊》,载《冯友兰学术精华录》,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8.
3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1年版,第291页.
4
《静安文集续编·自序二》.
5
读书生活,1936,4(9).
6
《思想的自由与自由的思想》(1937年5月16日)[J].认识月刊,.
7
《论学术中国化》[J].时代精神,(1939).
共引文献
153
1
课题组,王一程.
论保持党的先进性[J]
.政治学研究,2002(4):17-35.
被引量:1
2
庞跃辉.
关于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理论思考[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1(1):41-44.
3
夏禹龙,黄凯锋.
论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1(2):42-49.
被引量:7
4
杨顺清.
论毛泽东民族理论的历史发展与理论构架[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1(2):74-82.
被引量:6
5
林源.
老子哲学与毛泽东的矛盾辩证法[J]
.江苏社会科学,2001(6):73-77.
被引量:2
6
徐志宏.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1(6):10-14.
7
丁云.
毛泽东对中国民间文化传统的继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3):26-29.
被引量:10
8
魏淑萍.
入世后城市农民工发展趋势[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3):67-69.
被引量:1
9
龚培兴,陈洪生.
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从“一个先锋队”到“两个先锋队”[J]
.理论前沿,2002(17):29-32.
10
张德友.
不能犯的判断方法——危险概念的理性探析[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8(5):138-14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4
1
谢本书.
《大众哲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学术探索,2008(3):27-30.
被引量:2
2
吕希晨.
艾思奇文化哲学思想论析——为纪念五四新文化运动八十周年而作[J]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1999,1(2):21-27.
被引量:1
3
温济泽.
艾思奇在哲学上的杰出贡献[J]
.理论月刊,1986(3):9-12.
被引量:2
4
卢国英,叶佐英.
毛泽东同志对哲学的卓越贡献——读艾思奇同志的《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J]
.哲学研究,1983(12):66-71.
被引量:2
5
李君如.
艾思奇概括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新贡献[J]
.探索与争鸣,1986(3):7-8.
被引量:3
6
谢本书.
《大众哲学》的历史定位[J]
.红旗文稿,2006(15):19-20.
被引量:2
7
田心铭.
《大众哲学》的启示[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8(6):3-4.
被引量:3
8
胡为雄.
新中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编写及其经验[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5):69-77.
被引量:9
9
谢俊,陆浴晓.
艾思奇《大众哲学》历史意义及学术价值[J]
.湖北社会科学,2007(7):96-98.
被引量:5
10
谢本书.《(大众哲学)奠定了艾思奇的历史地位-纪念艾思奇诞辰90周年》[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引证文献
2
1
王亚琪,邓小林.
近十年来艾思奇的哲学思想研究综述[J]
.社科纵横,2011,26(9):122-125.
被引量:1
2
亓静.
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述评[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4):101-10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李翠翠.
艾思奇在上海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初步探索[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7(3):95-98.
2
孙赞赞.
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3):29-31.
1
朱兰芝.
论爱因斯坦的哲学贡献[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6(2):40-44.
被引量:3
2
陈锦松.
毛泽东对《老子》中哲学命题的发展与升华[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43-47.
3
张耀南.
张东荪与中国哲学的现代化[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83-88.
被引量:2
4
张春枝.
文化认同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29(1):13-18.
被引量:1
5
佟雨顺.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研究对象[J]
.哲学动态,1983(4):24-26.
6
张有孝.
浅析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哲学贡献[J]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0(4):29-32.
7
邵波.
普列汉诺夫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问题讨论综述[J]
.哲学动态,1982(2):27-30.
被引量:2
8
胡健.
融贯中西 通释古今——冯友兰先生的哲学贡献[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6):773-777.
9
赵萌.
唐代哲学思想家刘禹锡及《天论》哲学贡献之略论[J]
.兰台世界(下旬),2014(3):61-62.
被引量:1
10
雷敏.
浅析柏拉图的“相”论[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13(3):239-240.
哲学动态
2010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