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我国企业短期融资券信用利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用KMV模型和回归分析法对违约距离与信用风险的关系以及违约风险、利率风险和流动风险因素对信用利差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违约风险对企业短期融资券信用利差的解释力度并非最大,相反,利率风险的解释力最强,流动性风险的解释力最弱。
作者 闫芳 曾建华
出处 《商场现代化》 2010年第23期180-180,共1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7

  • 1方兆本 鲁炜.企业与个人信用评分模型设计[R].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报告,2002..
  • 2[美]汤姆·科普兰.价值评估[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 3[美]安东尼·桑德斯.信用风险度量:风险估值的新方法与其他范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 4[美]约翰·B·考埃特.演进着的信用风险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 5Merton, R. C.. On the Pricing of Corporate Debt: the Risk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 [ J ]. Journal of Finance, 1974,29:449 - 470.
  • 6Peter J. Crosbie, Jeffrey R. Bohn. Modeling Default Risk [ R ]. SAN FRANCISCO. KMV. LLC, 2000.
  • 7鲁炜,赵恒珩,刘冀云.KMV模型关系函数推测及其在中国股市的验证[J].运筹与管理,2003,12(3):43-48. 被引量:59

共引文献42

同被引文献57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