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刑事审判当庭认证实证研究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问题的提出“醉驾”无疑是2009年中国司法的一大关键词。胡斌、孙伟铭等案件引起了司法界和广大民众的极大关注.对于这些案件,是否存在花钱买刑、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罪名是否恰当、死刑判决是否畸重等等一度是大众热议的核心问题。然而除此之外,在这些2009年的“标签”案件中,其它的一些法律问题也同样值得关注,比如一审、二审法官在孙伟铭一案中当庭认证方面的不同表现引起了笔者的注意。
作者
梁坤
陶树声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
最高人民法院
出处
《人民司法》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81-86,共6页
People's Judicature
关键词
当庭认证
实证研究
刑事审判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2009年
中国司法
死刑判决
法律问题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6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黎黎.“孙伟铭案二审结果将择日宣判”,载http://sichuan.scol.com.cn/fffy/20090904/200994131914.htm.
2
冉金.“他的‘醉驾’撞上了死刑”,载2009年7月29日《南方周末》.
3
刘燕:“‘刑事审判认证座谈会’纪要”,载何家弘主编.《证据学论坛》第五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588页.
4
中国法院网的“网络直播”栏目:http://www.chinacourt.org/zhibo/.
5
谢圣华.“冲出审判方式改革的隘口--何家弘教授从当庭认证谈证据制度改革”,载2000年4月18日《人民法院报》.
6
[美]乔恩·R·华尔兹 何家弘译.《刑事证据大全》(第二版)[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2页.
7
蒋惠岭.
构建我国相对独立量刑程序的几个难点[J]
.法律适用,2008(4):7-10.
被引量:21
8
[美]爱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南希·弗兰克著.《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陈卫东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67-572页.
9
刘品新,梁坤.“完善庭审证据制度迫在眉睫”,2009年6月24日《法制日报》.
二级参考文献
5
1
[德]克劳斯·罗科信.《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80页,第453页,第179页,第478页,第179—180页.
2
方金刚编译.“关于建立独立量刑程序的争论与探索”[J].法制资讯,2007,(3).
3
“江苏省高院首次将‘量刑辩论’列为单独程序”,载http://www.enorth.com.cn,2006年6月23日.
4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载《法制日报》2007年6月24日.
5
美国《联邦证据规则》第614条
共引文献
64
1
沈德咏,江显和.
变革与借鉴:传闻证据规则引论[J]
.中国法学,2005(5):153-160.
被引量:28
2
仇晓敏.
量刑公正之程序进路[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6):82-89.
被引量:18
3
王超.
刑事上诉程序的纠纷解决功能——以三审终审制为背景[J]
.政治与法律,2008(2):156-160.
被引量:2
4
叶青.
刑事审前程序诉讼化中律师介入问题之思考[J]
.法学,2008(7):18-24.
被引量:4
5
郭松.
质疑“听证式审查逮捕论”——兼论审查逮捕方式的改革[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8(9):66-72.
被引量:23
6
李昌林.
论降低羁押率[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8(10):65-71.
7
陈卫东,刘中琦.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程序分析与建构[J]
.法学研究,2008,30(6):127-140.
被引量:18
8
赖早兴.
精神病辩护制度研究--基于美国精神病辩护制度的思考[J]
.中国法学,2008(6):106-116.
被引量:25
9
马秀娟.
论我国量刑程序的完善[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63-67.
被引量:4
10
何静.
独立量刑程序的价值基础辨析[J]
.理论导刊,2009(3):98-100.
被引量:5
1
李延英.
有感于法院判决子女探望父母[J]
.老友,2008,0(4):48-48.
2
李国平,朱继平.
代表评议纠错案[J]
.人大建设,1999,0(3):5-7.
3
张倩,刘静坤.
当事人和解绝非“花钱买刑”[J]
.人民公安,2012(6):50-51.
4
肖智勇,黄铁伟,郑宏辉.
“兰考模式”的背后隐情[J]
.法律与生活,2008,0(24):31-33.
5
李红琳.
论新刑事诉讼法中对宽严相济政策的贯彻——兼论刑事和解制度[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29):15-15.
被引量:1
6
曾敏.
刑事和解与社会矛盾的化解[J]
.商情,2012(35):183-184.
7
陈菲,邹伟.
最高检新规:严防以权“赎身” 花钱“买刑”[J]
.当代社科视野,2014(9):26-27.
8
陈宝成.
最高法副院长称“花钱买刑”有望被规范[J]
.法制与经济(中旬),2009,0(11):3-4.
被引量:2
9
贺岱,孙松松.
刑事和解的理论和实践再讨论——以最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为视角[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8):121-122.
10
原浩洋.
刑事和解制度推行中的问题与对策[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5,0(8):119-120.
人民司法
2010年 第1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