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厚重且通达——浅析《滹南诗话》之鉴赏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以意为主"是王若虚的《滹南诗话》所蕴含的主要思想,文章从"以意为主"这种文艺思想切入,进一步探究《滹南诗话》中所蕴含的诗学思想。
作者
胡蓉
机构地区
邢台学院
出处
《邢台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33-35,共3页
Journal of Xingtai University
基金
2010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金元时期河北作家群体研究.课题编号:201003245
关键词
王若虚
《滹南诗话》
“以意为主”
分类号
I052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王夫之等.清诗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2
郭绍虞编撰,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全二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3
张晶.
王若虚诗学思想得失论[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0(2):45-49.
被引量:3
4
文师华,徐敏.
王若虚的诗学观[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0(2):106-112.
被引量:2
5
胡建次.
宋代诗话中的诗意论[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2,23(4):71-75.
被引量:2
6
曾祖荫.
“文以气为主”向“文以意为主”的转化——兼论中国古代艺术范畴及其体系的本性[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0(6):55-60.
被引量:6
7
罗思美.王夫之论诗'以意为主'说.枣庄师专学报,2000,17(1).
8
陶水平.王夫之诗学'一意''一笔'论新识.上饶师院学报,2000,20(4).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曾祖荫,来非时.
关于中国古代艺术范畴体系的构想[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8(1):98-105.
被引量:5
2
陈伯.中国诗学观念的流变[J].中国诗学,1998,.
3
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A].陈子昂集[M].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0.
4
杜牧.上宣州高大夫书[A].樊川文集:卷十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5
中华社科研究基金项目成果.《中国古代艺术范畴体系》第四编,第一章(有删改).
6
陈寿.三国志·魏志·荀或传[M].注引何劭.荀粲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9.
7
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A].宋书:卷六十九[C].四部备要本.
8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9
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卷六十八[M].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
10
皎然.诗式[A].丛书集成初编:第80册[C].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 985.
共引文献
19
1
王世海.
论境界概念的纷争与真理性[J]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4(1):67-91.
2
张进.
论宋人文论中的“常”与“变”[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2(3):120-124.
3
李国辉.
王士禛《律诗定体》的诗律学价值探赜[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29(3):84-86.
4
焦印亭.
刘辰翁诗文评点特征寻绎[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7(3):129-133.
5
李国辉.
清代中国与二十世纪英美诗律话语规则的比较[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9(3):111-114.
6
雷恩海,苏利国.
崇经重史 惟真惟实——王若虚文学观与其经学、史学思想的辩证关系[J]
.甘肃社会科学,2010(4):219-223.
被引量:2
7
李国辉.
中国诗文评“以意为主”说渊源考辨[J]
.台州学院学报,2011,33(2):48-52.
8
刘天利.
盛唐狂士李白的精神个性与诗歌艺术形态[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6):80-84.
被引量:2
9
余旭.
试论《红楼梦》中的“趣味”及其相关美学范畴[J]
.绥化学院学报,2012,32(1):162-164.
10
苏利国.
本理质情 平淡纪实——王若虚文学观探析[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5(3):85-86.
1
胡蓉.
论《滹南诗话》“以意为主”文艺思想——王若虚文艺思想研究(二)[J]
.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0(2):179-180.
2
胡蓉.
论金代王若虚之批评观[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2):171-171.
3
胡蓉.
论“以意为主”文艺思想在先唐时期的衍变——王若虚文艺思想(一)[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0(1):186-187.
4
唐洁,戴永恒.
试论王若虚的词学观[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5):255-256.
5
胡蓉.
论王若虚诗学理论及其形成[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3):123-126.
被引量:1
6
张丽丽.
浅析王若虚的诗学思想[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2(2):119-120.
7
周敏.
论金代诗话对苏轼诗词的传播[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6(5):66-68.
8
江溶.
关于宋诗的思考[J]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13(3):16-22.
9
池喜生.
论王若虚诗学理论的批判性[J]
.文教资料,2012(13):5-7.
10
申雪莎.
浅谈换骨夺胎与句意因袭[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0(10):15-15.
邢台学院学报
201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