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网络恶搞文化探析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06年,以《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为导火索而兴起的"网络恶搞"在中国迅速流行,随后"恶搞电影"、"恶搞足球"、"恶搞春晚"、"恶搞名人"、"恶搞新闻"等一系列"恶搞之风"迅速兴起。分析"网络恶搞"的影响及对策。
作者
许卿彦
机构地区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
出处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4期28-29,32,共3页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网络恶搞
根源
危害
建议
分类号
C913.4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2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75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2
1
姜楠.
文化研究与亚文化[J]
.求索,2006(3):47-50.
被引量:33
2
蔡骐.
对网络恶搞文化的反思[J]
.国际新闻界,2007,29(1):55-58.
被引量:47
二级参考文献
22
1
陆道夫.
英国伯明翰学派早期亚文化研究探微[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26(2):36-40.
被引量:13
2
胡疆锋,陆道夫.
抵抗·风格·收编——英国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理论关键词解读[J]
.南京社会科学,2006(4):87-92.
被引量:200
3
姜楠.
文化研究与亚文化[J]
.求索,2006(3):47-50.
被引量:33
4
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M].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74页.
5
[英]安吉拉·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6
[德]哈贝马斯.《论现代性》.王岳川,尚水主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6页.
7
[加拿大]迈克尔·布雷克,刘亚林,胡克红译.《亚文化与青少年犯罪》.太原:山西人民版社,1990年.第55页、第81页、第22页.
8
Ken Gehter. Sarah Thornton . The Subcultures Reader .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7. P1.
9
[英]吉姆·麦克盖根,桂万先译.《文化民粹主义》.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03页、第115页、第134页、第151页.
10
[英]戴维·钱尼.《文化转向-当代文化史概览》.戴从容译.南京:江苏人比出版社,2004年,第41页.
共引文献
75
1
韩敏,卢松岩.
回到中国文化的对抗认同:网络流行语“躺平”的话语脱逸与共识反哺[J]
.当代青年研究,2023(5):22-33.
被引量:4
2
赵莹莹,罗国辉,程真.
论会道门文化及其特征[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29(1):119-122.
3
赵洁.
抵抗与收编——《爱情公寓2》中的恶搞现象分析[J]
.电影评介,2013(8):84-85.
4
李丹丹.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待“恶搞”[J]
.魅力中国,2009,0(22):170-170.
被引量:1
5
陈奎.
论“恶搞”的法律控制边界[J]
.法制与社会,2008(24).
6
蔡骐.
对网络恶搞文化的反思[J]
.国际新闻界,2007,29(1):55-58.
被引量:47
7
蔡陈聪.
中日现代化进程的文化差异与启示[J]
.求索,2007(3):50-52.
8
余建清.
网络恶搞:仪式下的狂欢与抵抗——基于《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分析[J]
.兰州学刊,2007(9):158-160.
被引量:2
9
刘艳,彭絮.
亚文化在信息社会中的作用[J]
.情报科学,2007,25(10):1482-1485.
被引量:2
10
余建清.
网络恶搞:仪式下的狂欢与抵抗——基于《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分析[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1):78-82.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8
1
博客未老播客已嚣“审丑”“革根”成明星[N].经济参考报,2006-10-29.
2
邓迪,刘敏.大众传媒与审美文化-从“芙蓉姐姐”审丑教育的真人秀谈起[J].新闻世界,2010(8).
3
余帅.网络传播下大众的“审丑疲劳”[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2).
4
肖鹰.网络审丑兴盛根源是“全媒体娱乐”[N].中华读书报,2011-11-02.
5
覃晓燕.
后现代语境下的恶搞文化特征探析[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30(1):71-73.
被引量:27
6
胡静.
娱乐审丑成为一种时尚——从影、视、网看大众娱乐的审丑趋势[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28(5):57-59.
被引量:7
7
王笑楠.
对网络恶搞现象的文化分析[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3):210-213.
被引量:19
8
何秀娟.
网络恶搞的文化成因探析[J]
.法制与社会,2008(3):256-257.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李笑雪,冯秀果.
浅析现代网络“恶搞”现象[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6):36-38.
2
丁慧民,潘陈钰.
网络“审丑”现象研究的梳理及现实反思[J]
.今传媒,2015,23(10):7-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张子涵,赵娟梅.
土味主播“迷人的郭老师”网络“出圈”现象分析[J]
.西部广播电视,2021,42(3):36-38.
被引量:2
2
金琦.
短视频制作中的人性关怀与发布约制[J]
.今传媒,2023,31(7):26-28.
1
徐震.
“网络恶搞”的后现代意蕴[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5):80-83.
2
庞弘.
网络恶搞——朝着娱乐一路狂奔[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23(2):125-128.
被引量:1
3
邹琴.
以费斯克生产性受众观解读网络恶搞文化[J]
.飞天,2009(18):104-105.
被引量:3
4
水淼.
略谈网络恶搞的引导策略[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9):179-180.
5
赵骏.
对网络恶搞的心理学分析[J]
.致富时代(下半月),2011(12):183-183.
6
赵金(主持人),蔡骐(嘉宾),傅海(嘉宾).
网络“恶搞”是非谈[J]
.青年记者,2007(1):32-34.
被引量:1
7
吴志文.
抵抗与收编:“屌丝”恶搞的文化归路[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5(1):111-115.
被引量:7
8
专家学者“会诊”网络恶搞成风 谁的责任[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6(18):15-15.
9
程河清,张晓锋.
网络恶搞配音的亚文化风格的建构与消解——基于“胥渡吧”的考察[J]
.当代青年研究,2017(1):64-69.
被引量:2
10
张瑜,龙真梓,李甜.
网络恶搞泛化现象及其病毒式传播路径研究[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4(4):108-112.
被引量:2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 第1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