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企业战略联盟及其在我国企业的应用
被引量:
2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战略联盟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实现快速成长的一种重要战略,也是西方成功企业进入新兴国际市场最为广泛使用的成长方式。本文从探讨企业战略联盟的基本概念为切入点,在剖析企业成长方式的前提下,研究了有效战略联盟的构建、优势和存在问题,并结合我国企业的现实,提出应用战略联盟不仅是赢得未来国际市场竞争优势的需要。
作者
颜光华
严勇
机构地区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出处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29-33,44,共6页
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关键词
战略联盟
成长战略
竞争优势
中国
企业
分类号
F279.23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62
同被引文献
185
引证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164
参考文献
4
1
秦斌.
企业战略联盟理论评述[J]
.经济学动态,1998(9):63-66.
被引量:40
2
吕源.国际战略联盟:全球竞争的最新趋势[J].沿海新潮,1997,(1).
3
邱立成.
国际竞争中的跨国公司战略联盟[J]
.国际贸易问题,1997(9):26-31.
被引量:12
4
张志元.
西方跨国公司战略联盟及其启示[J]
.国际经贸探索,1997,13(6):28-31.
被引量:18
二级参考文献
1
1
夏申,包光瑜,梁郁.
论跨国公司战略联盟[J]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995(1):32-36.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62
1
梁家强.
企业战略联盟的动因和发展趋势[J]
.工业技术经济,2005,24(8):19-21.
被引量:5
2
林武,龙勇,陈其安,杨秀苔.
技能型合作的学习能力对合作绩效的影响[J]
.中国管理科学,2005,13(z1):484-489.
被引量:1
3
胡立成,吕永波,方素梅.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J]
.现代管理科学,2001(4):41-43.
被引量:1
4
罗明忠.
战略联盟:我们的选择[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4):63-65.
被引量:2
5
蓝春祥,路正南.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研究[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3):61-63.
6
盛震波,刘海云.
跨国公司网络组织[J]
.决策借鉴,2001,14(5):14-17.
被引量:7
7
丁德波,王效俐.
企业集团协同战略中的若干问题[J]
.北方经贸,2004(11):25-27.
8
闫二旺.
网络组织的机制、演化与形态[J]
.当代财经,2005(1):69-72.
被引量:7
9
陶莹.
跨国公司与美国[J]
.历史教学,2003(4):65-67.
被引量:2
10
王燕,钱志发,邓周平.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动因分析[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0(5):43-4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85
1
王庆喜,严浩坤.
战略联盟构建的风险感知分析[J]
.科学学研究,2003,21(z1):90-94.
被引量:6
2
褚智.
企业战略联盟的成功之路[J]
.商业研究,2002(21):111-112.
被引量:2
3
陈一君,郭耀煌.
企业战略联盟的价值链分析[J]
.商业研究,2002(23):25-28.
被引量:5
4
彭坤,周贤良.
基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理论的战略联盟[J]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8(2):45-48.
被引量:7
5
张燚,张锐.
试论企业战略理论的发展与研究趋势[J]
.管理学报,2004,1(3):264-272.
被引量:12
6
曾晓洋.
协同经济与企业运营战略研究[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8(4):141-147.
被引量:18
7
任宗强,吴海萍.
以创新网络提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J]
.管理工程学报,2009,23(S1):54-58.
被引量:3
8
俞国方.
反向市场营销与企业战略联盟[J]
.企业经济,1999,18(8):25-27.
被引量:1
9
冯玫.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类型、特点和成因[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997,18(5):23-26.
被引量:1
10
蔡宁,杨闩柱.
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演进:从“聚集经济”到“创新网络”[J]
.科研管理,2004,25(4):104-109.
被引量:55
引证文献
27
1
郭华玲,喻金田.
国内外战略联盟理论研究的演变及我国的差距分析[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6):24-28.
2
余根强.
用供应链管理思想指导企业购并整合[J]
.消费导刊,2009,0(7):133-134.
3
陆德生,王健华.
发展民主政治 建设政治文明——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J]
.理论建设,2002,18(4):33-40.
4
赵文力.
企业间横向战略联盟的价值链分析[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管理科学版),2005,23(1):43-46.
被引量:2
5
黄晓英,肖云月.
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统计研究,2005,22(10):61-62.
被引量:2
6
解小星.
巧用存货损失 降低付现成本[J]
.会计师,2005(10):46-46.
7
戢守峰.
企业战略联盟风险防范体系的架构研究[J]
.管理学报,2006,3(1):19-23.
被引量:16
8
苟三勇,张优智.
对我国企业实施战略联盟的思考[J]
.商场现代化,2006(05X):54-55.
9
朱青松.
企业战略联盟类型与影响探析[J]
.当代经济管理,2006,28(4):23-26.
被引量:3
10
左占平.
企业战略联盟发展特点[J]
.商场现代化,2006(08X):4-4.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64
1
党琳,李雪松,申烁.
数字经济、创新环境与合作创新绩效[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1,43(11):1-15.
被引量:69
2
韩少杰,苏敬勤.
数字化转型企业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理论基础与未来展望[J]
.科学学研究,2023,41(2):335-347.
被引量:23
3
李京福.
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研究[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5(5).
4
赵景峰.
加入WTO对我国就业的影响[J]
.当代亚太,2001(8):37-41.
5
秦剑.
我国中小型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选择研究[J]
.全国商情,2005(6):62-65.
6
葛晨.
战略联盟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J]
.魅力中国,2009(34):112-112.
7
尹鹏飞.
入世后我国企业实行战略联盟的思考[J]
.新疆钢铁,2003(1):1-5.
8
马秀贞.
论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机制[J]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1,0(3):62-65.
9
范莉,钟书华.
企业技术联盟的效益构成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04,24(5):59-61.
被引量:2
10
连海蓉.
WTO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J]
.集宁师专学报,2000,22(3):11-14.
被引量:1
1
陈景华.
民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存在问题及战略研究[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7(4):36-39.
被引量:3
2
吴智峰.
浅析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
.经营者(学术版),2013(7):73-73.
3
赵敏.
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研究[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15(1):11-13.
被引量:1
4
张聪.
推进煤炭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的优势和存在问题研究[J]
.河北企业,2016,0(8):31-32.
被引量:1
5
刘荷,朱东红.
福建省食品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物流技术,2011,30(12):76-78.
被引量:1
6
王小康,秦夏明.
联盟风险控制研究[J]
.科技广场,2008(9):13-14.
7
兰梅.
从人力资本视角谈市政企业人才发展规划[J]
.市政技术,2010,28(S1):283-287.
8
兰建平.
迎接信息经济时代——从两化融合到第三次工业革命[J]
.浙江经济,2014(18):13-15.
被引量:1
9
陈锦强,侯盘生.
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思路——以汕头产业集群为例[J]
.中国商界,2009,0(5X):46-47.
10
孙鹤莉,王运萍.
会计核算中心良性运行的路径分析[J]
.中国电子商情(科技创新),2013(22):45-45.
财经研究
1999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