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的路径思考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如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针对性、吸引力、感染力,增强实效性,实现其育人功能是摆在“基础”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现状,确立并揭示了本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旨在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作者
马金岭
机构地区
周口师范学院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127-129,共3页
Education and Vocation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
改革
路径
分类号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06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7
1
陈敏.
论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有效性缺失及其对策[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1):183-185.
被引量:5
2
李大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施教学中的矛盾及解决策略[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10):33-37.
被引量:12
3
颜文皎.
法治教育与德育整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考[J]
.文史博览(理论),2009(6):79-80.
被引量:5
4
陈秉公.
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规律与教学境界[J]
.江汉论坛,2007(6):90-94.
被引量:71
5
王娟,梁伟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考核体系改革问题探究[J]
.湖北社会科学,2009(12):176-178.
被引量:12
6
张晓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探讨[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26(6):87-91.
被引量:8
7
魏春艳,于福民.
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体系向教学[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38-39.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董立刚.
对增强“思想道德修养”课吸引力的思考[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60-61.
被引量:1
2
高宏 ,钱晓冰 .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旅游专业课中的应用[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1(22):34-35.
被引量:47
3
李静.
论反思性教学中的师生关系[J]
.教育探索,2005(9):44-46.
被引量:7
4
马京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试方式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9(1):3-5.
被引量:9
5
胡菊华.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实现策略探析[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4):70-73.
被引量:41
6
刘俊英.
建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知行双考核模式[J]
.教育与职业,2007(23):133-134.
被引量:3
7
.《论语·泰伯》[M].,..
8
爱因斯坦 英费尔德.物理学的进化[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2..
9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159.
10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共引文献
106
1
张社争.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效果的探索[J]
.中国成人教育,2007(10):137-138.
被引量:3
2
孙玉贤.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探索与实践[J]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0,19(1):89-91.
3
郑鹏.
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28-29.
被引量:13
4
李秀华.
浅谈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78-79.
5
李莉.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导入环节的思考[J]
.法制与社会,2008(10):211-212.
被引量:1
6
陈平.
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路[J]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4):94-95.
被引量:2
7
迟成勇.
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伦理精神的培育[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17(1):92-95.
被引量:6
8
任洁.
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之我见[J]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4(4):68-71.
被引量:1
9
何小春.
主体性·时代性·启发性·先进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创新的四个向度[J]
.教育探索,2009(4):108-109.
被引量:6
10
梁金贵.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重点课程建设研究——石河子大学商学院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4(2):49-5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2
1
汪江连.
中国电影业发展的法律困境及其解决——以电影分级制为切入点[J]
.电影文学,2008(21):9-11.
被引量:3
2
祖嘉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应关注的几个问题[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S2):79-85.
被引量:54
3
王晨光.
法学教育的宗旨——兼论案例教学模式和实践性法律教学模式在法学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和关系[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8(6):33-44.
被引量:286
4
黄瑞耀.
探索大学法治教育新模式——开创影视法学课[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4):71-73.
被引量:4
5
蒋庆斌 ,徐国庆 .
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2005,26(22):46-50.
被引量:892
6
侯猛,杜官磊.
“法律与人文”研讨会综述[J]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1):149-155.
被引量:2
7
沈明.
法律与文学:可能性及其限度[J]
.中外法学,2006,18(3):310-322.
被引量:44
8
郝超,蒋庆斌.
试论高职教育项目课程的基本内涵[J]
.中国高教研究,2007(7):59-60.
被引量:214
9
苏力.法律与文学:以中国传统戏剧为材料[M].北京:三联书店,2006.
10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19.
引证文献
5
1
王烨.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现状及改革初探[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24(2):61-62.
被引量:3
2
张昌辉.
“法律与电影”:新的研究视角和教育手段[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1):158-161.
被引量:7
3
赵婷婷.
高职课程建设的有效路径刍议[J]
.职教论坛,2012,28(14):49-50.
4
杭金菊,沈文.
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学改革探索——以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30(2):121-123.
被引量:3
5
陈艺丹.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析——基于新媒体的视角[J]
.科教文汇,2017(14):45-4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高晓莉.
高职高专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改革思路初探[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4):101-104.
2
李智.
关于法律基础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
.商,2013(4):284-284.
被引量:1
3
蔡华玲.
论大众法律文化在我国法律题材影视剧中的表达[J]
.宿州学院学报,2015,30(5):45-47.
被引量:1
4
马璇.
影像作品涉及的相关法律的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7):56-57.
5
王生菊.
高职院校卫生管理模式改革探索[J]
.考试周刊,2018,0(12):178-178.
6
晏涛.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现状及改革路径[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0(33):137-137.
被引量:1
7
闫召华.
法律影视资料在刑事诉讼教学中的碎片化运用研究[J]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8(4):101-116.
被引量:2
8
屈振辉.
电影式教学:环境资源法课程导入的新模式——以美国电影“永不妥协”为例[J]
.法学教育研究,2014(2):198-210.
9
李春灿.
生活化视域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优化研究[J]
.高教学刊,2020(32):105-108.
被引量:1
10
张冠男,陈岩.
法治影视作品在成人法治教育中的实践与优化[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3(3):14-20.
1
李晓娟.
关于中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27):213-214.
被引量:9
2
郭丽娜.
重视非智力因素能够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
.职业时空,2010,6(1):176-177.
3
陈辉.
新时期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探讨[J]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7(4):98-101.
被引量:3
4
陈敏.
探索思政教育宽途径培养志高技强优秀人才[J]
.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9(2):28-30.
5
叶仕龙.
职高德育工作应增强实效性[J]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09(3):9-10.
6
曹顺霞.
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优化整合[J]
.教育评论,2011(5):90-92.
被引量:7
7
杨芳.
论增强高校“两课”教学的实效性[J]
.中国成人教育,2007(2):157-158.
被引量:4
8
张春华.
探索增强实效性的德育教学模式[J]
.职教论坛,2003,19(12):33-33.
9
张辉,黄琳娜.
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新方案应增强实效性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6(20):5-7.
被引量:4
10
刘大中.
试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基本方法[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2):213-214.
教育与职业
2010年 第2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