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汉语新文学的文化归宿感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汉语新文学概念突破国族地域限制,将全球汉语新文学的发展纳入整体考察之中,避免了离散文学家的归宿地问题,从这一意义上说,中国在世界汉语新文学中的主体和核心地位不仅没有消解,反而更加强化了。汉语新文学的归宿感建立在文化归宿感而不是政治或宗教归宿感方面,它不是以人格化的对象为聚焦点,不是以神化运作为指归,而是聚焦于与新文学传统密切相关的文化事件,以及这种种事件构成的文化情结,这是现代汉语文化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汉语新文学必然归心于祖国大陆的根本原因。
作者 朱寿桐
机构地区 澳门大学中文系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3-148,共6页 Academic Research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王润华.被遗忘的五四-周策纵的海外新诗运动.文与哲,2007,(10).
  • 2朱寿桐.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传统[J].中国社会科学,2002(1):192-202. 被引量:17
  • 3[美]KayDeaux等.九○年代社会心理学[M].杨语芸译.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
  • 4[英]MichaelArgyle等.社会情境[M].张君玫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7.
  • 5[美]丹尼尔·贝尔.西方世界意识形态之终结[A].杰夫瑞.C.亚历山大等.文化与社会[C].吴潜诚编校.台北: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

二级参考文献19

  • 1鲁迅.《文化偏至论》[A]..《鲁迅全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50页.
  • 2傅斯年.《怎样做白话文》[A].胡适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C].上海良友阁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223页.
  • 3陈独秀.《一九一六年》[J].青年杂志,(1916).
  • 4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 5傅斯年.《白话文学与心理的改革》,《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第205页,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
  • 6郁选夫.《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
  • 7陈独秀.《文学革新申议》.《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
  • 8胡秋原.《五四文学运动之历史的意义》[J].文学,.
  • 9凯·贝尔塞.《重解伟大的传统》.《重解伟大的传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 10沈雁冰.《文学上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写实主义》[J].学生杂志,.

共引文献16

同被引文献158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