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0,共10页
The Jurist
参考文献10
-
1《法律系国家法教研室1950年第一学期工作发展报告》.
-
2法律系1955年《关于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总结》.
-
3《法律系大力编写讲义》,载《人民大学周报》,1957年4月15日.
-
4刘经宇.《中国人民大学的“习明纳尔”》[J].人民教育,1951,(5).
-
5佟柔.《民法的对象及民法与经济法规的关系》[J].法学研究,1979,(4).
-
6孙国华,黄金华.法是“理”与“力”的结合[J].法学,1996(1):3-5. 被引量:21
-
7许崇德.宪政词辨[J].法学杂志,2008,29(2):25-27. 被引量:8
-
8高铭暄.论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的合理性暨对中国刑法学体系的坚持[J].中国法学,2009(2):5-11. 被引量:179
-
9《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史》(第四稿),第44页.
-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研究报告》(朱景文、韩大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二级参考文献9
-
1孙国华,黄金华.论法律上的利益选择[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5,17(4):3-9. 被引量:40
-
2孙国华.论法与利益之关系[J].中国法学,1994(4):37-44. 被引量:74
-
3侯国云.当今犯罪构成理论的八大矛盾[J].政法论坛,2004,22(4):101-108. 被引量:8
-
4黎宏.我国犯罪构成体系不必重构[J].法学研究,2006,28(1):32-51. 被引量:202
-
5高铭暄.《刑法学原理》(第1卷)[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01页.
-
6.《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66年7月版.624页.
-
7《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77页.
-
8《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7页.
-
9温家宝.《只有开放兼容,国家才能富强》,载《澳门日报》,2007年11月20日A04版要闻.
共引文献209
-
1刘艳红.形式入罪实质出罪:无罪判决样本的刑事出罪机制研究[J].政治与法律,2020(8):120-135. 被引量:70
-
2刘明祥.我国的犯罪构成体系及其完善路径[J].政法论坛,2023,41(3):81-94. 被引量:1
-
3蔡婧婕.论四要件与三阶层犯罪构成理论的区别[J].现代交际,2020(10):33-34.
-
4赵路.犯罪认定理论的中国化思辨——从俄罗斯模式展开的逻辑解析[J].现代法治研究,2020(2):40-59.
-
5张沐华.新中国70年法治建设回顾与反思——兼论法是理与力的结合[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0(1):79-80.
-
6周建军.食品安全刑法“非食品原料”认定的学理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2021,41(12):148-159. 被引量:2
-
7赵秉志,陈冉.法界泰斗 杏坛大师——高铭暄教授的人生历程及其学术贡献[J].河北法学,2023,41(11):2-23.
-
8徐宗胜.犯罪成立条件“情节严重”的解释规则[J].刑法论丛,2021(4):175-207.
-
9韩子昌.我国“四要件”犯罪论体系的阶层化构建研究——以“鸿茅药酒”案为切入点[J].法制与社会(旬刊),2020(16):36-37.
-
10顾昀祯.论犯罪构成理论的相关问题[J].法制与社会(旬刊),2020,0(8):13-14.
同被引文献102
-
1钱冠连.以学派意识看汉语研究[J].汉语学报,2004(2):2-8. 被引量:24
-
2蒋晓伟.时代呼唤法学流派和法学家[J].政治与法律,1999(4):1-1. 被引量:2
-
3方流芳.中国法学教育观察[J].比较法研究,1996,10(2):116-144. 被引量:134
-
4高铭暄教授谈:培养博士生的一些体会[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5(3):31-32. 被引量:2
-
5谢晖.创建我国的法学流派初论[J].法商研究,1995,13(6):29-34. 被引量:10
-
6高铭暄.十年来的刑法学研究[J].法律学习与研究,1989(5):1-8. 被引量:1
-
7高铭暄.搞好教学改革,为培养具有较高水平的法律专门人才而努力[J].法学杂志,1984,5(5):7-8. 被引量:1
-
8刘作翔.多元的时代与多元的法学──迈向21世纪的中国法学走向[J].学习与探索,1995(3):96-100. 被引量:6
-
9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上)——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时代的论纲[J].政法论坛,2005,23(1):3-23. 被引量:212
-
10刘宝存.美国研究型大学一年级习明纳尔课程[J].外国教育研究,2005,32(3):64-68. 被引量:47
引证文献8
-
1韩彩英,李春涛.论学派意识与学术生态现实——从国内哲学界学派的境遇及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路径抉择看[J].晋阳学刊,2012(1):57-65. 被引量:6
-
2李春涛,韩彩英.地方高校学派培育的必要性及应当突破的难点[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0(6):8-13.
-
3万静.“人大学派”考释[J].中国高校科技,2013(10):43-46.
-
4李心峰.艺术学需要“习明纳尔”——关于艺术学教学方式革新的思考[J].民族艺术研究,2014,27(5):30-34. 被引量:4
-
5孙红侠.孤立与抽离:现代戏模式下的表演程式[J].民族艺术研究,2014,27(5):54-58. 被引量:1
-
6刘艳红.中国法学流派化志趣下刑法学的发展方向:教义学化[J].政治与法律,2018(7):110-124. 被引量:10
-
7徐宏.“人民教育家”高铭暄先生法学教育思想研究[J].法学,2020(3):182-191.
-
8武建鑫,罗云.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国特色一流学科的发展逻辑——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学科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21(4):146-155.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24
-
1韩彩英.反对学术虚无主义——驳李涛和邬志辉的“不可断然拒绝‘平庸’”论[J].学术界,2012(4):80-89. 被引量:3
-
2代琪,高志强,官春云.拔尖创新型农业人才培养的全程导师制——基于湖南农业大学的改革实践[J].农业工程,2019,9(1):83-87. 被引量:1
-
3黄京平,包涵.面向历史与未来的刑法学研究[J].人民检察,2019(2):10-17. 被引量:2
-
4韩彩英.学术界要不要学术权威和以学术为中心与导向?——与李涛和邬志辉商榷也为正学界视听[J].社会科学论坛,2015(4):130-138. 被引量:1
-
5李心峰,秦佩.2014年艺术学理论研究综述[J].艺术百家,2015,31(2):16-30. 被引量:3
-
6王力平.社会运行学派的学术轨迹与学派实践——兼论郑杭生先生的学派情怀[J].甘肃社会科学,2015(3):120-124. 被引量:3
-
7韩彩英.健全学术自治共同体体系才是学术生态整饬之道——驳李涛和邬志辉“小共同体的生成”治愈“学术痔疮”论[J].社会科学论坛,2015(12):105-118.
-
8武军.系统、严谨的模式化教学方式——谈德国艺术教育对我国当代实验艺术教育的启示[J].艺术设计研究,2019(3):122-126. 被引量:2
-
9田宏杰.中国刑法教义学研究的若干误解与误区[J].法学,2020(2):22-33. 被引量:8
-
10周鹏.从“传统刑法学”到“司法刑法学”——兼评《刑事司法过程的刑法学建构问题研究》[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20,35(4):36-44.
-
1黎枫.法学教育和法学院的教育[J].教育科学文摘,2009(1):11-11.
-
2梁德超.迎接世纪挑战活跃法学研究[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1996,8(3):64-64.
-
3张仕荣.伊拉克战争:美国得到了什么[J].新华月报,2013(8):80-81.
-
4孙国华.关于如何编写《国家与法权理论教科书》的几个问题[J].法学研究,1963(1):33-37. 被引量:5
-
5刘羽成.依法认真履行代表职责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广德公镇人大在闭会期间开展工作的几点做法[J].中国人大,1999,0(11):33-33.
-
6方丽,许祚松.假扮夫妻骗财 被处罚[J].江淮法治,2012(4):34-35.
-
7抓好党建工作 服务发展大局[J].安徽农村金融,2010(3):13-14.
-
8王运宝.广德最大的改变是人的改变——广德县委书记邹河访谈录[J].决策,2009(1).
-
9王广德作品选[J].中国政协,2006(B03):135-135.
-
10良雨.向共和国的建设者致敬[J].实践,2007(5):1-1.
;